时间: 2025-05-04 03:3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4:52
九日
作者: 韩淲 〔宋代〕
客里逢重九,路经鹅岭头。
物华元自好,意绪不禁愁。
霜重晓犹积,烟低寒不收。
营营本何事,吹笛下沧洲。
在外地遇到重阳节,路过鹅岭的顶端。
自然的景物本来就很好,但我心中的情绪却忍不住忧愁。
霜重的清晨,依然积蓄着,雾气弥漫,寒冷的气息未曾散去。
琐琐碎碎的事情本来又有什么呢?我只想在苍茫的水边吹笛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和吉祥。许多文人墨客在这一天吟咏抒怀,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作者介绍:
韩淲,字君平,号秋水,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作品多以描写自然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常常渗透着淡淡的忧伤。
创作背景:
《九日》创作于重阳节期间,诗人身在异乡,感受到节日的氛围与个人情绪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与内心的孤独感。
《九日》以重阳节为背景,诗人身处异乡,面对着自然的美丽,心中却难以抑制忧愁的情感,形成鲜明的对比。诗的开头“客里逢重九”即点明了节日,但随之而来的“物华元自好,意绪不禁愁”却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似乎在感叹,虽然自然界的美好不变,但自己却因身在异乡而感到孤独与无奈。
接下来的描写通过“霜重晓犹积,烟低寒不收”展现出清晨的寒冷与沉重,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诗的最后两句“营营本何事,吹笛下沧洲”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琐事的无奈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诗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重阳佳节中的孤独之感,虽有美景相伴,却难掩心中愁苦,反映了对生活的深思与对自由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重阳节在农历的哪个月份?
诗中提到的“鹅岭”是指什么?
诗人通过哪种乐器表达自己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同样描绘了重阳节的情感,表达了对家国的思念之情。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则是直接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两首诗都在重阳节中表达了孤独与思念,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