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自台南至打狗作 其二

《九日自台南至打狗作 其二》

时间: 2025-05-05 10:15:58

诗句

良辰不陟白云层,半日车窗览胜凭。

南部名山都看遍,笑人高占一峰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15:58

原文展示

良辰不陟白云层,
半日车窗览胜凭。
南部名山都看遍,
笑人高占一峰登。

白话文翻译

在良好的时光里,不再攀登白云之巅,
半日的车窗中,欣赏着沿途的美景。
南部的名山我都已游览遍,
不禁笑称那些人高居一峰的自得其乐。

注释

  • 良辰:美好的时光。
  • :登上,攀登。
  • 白云层:指高空中的白云。
  • 车窗:车内窗户,通过窗户观看外面的景色。
  • 览胜:观赏美景。
  • 南部名山:指作者所在地区著名的山脉。
  • 高占:指在高处占据,形容居高临下的感觉。
  • 峰登:攀登山峰。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描绘游览的乐趣与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作者的心态表现出一种豁达与洒脱,正如古人所说“登高作赋”,表达了对高处风光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朝崧是清代著名的诗人,擅长五言、七言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及社会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秋高气爽的时节,作者从台南途经打狗(今高雄),在途中对沿途的美景进行欣赏和抒怀,反映出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良辰美景之中,诗人不再选择攀登高峰,而是选择在车窗中欣赏沿途的美丽风光,这种心态反映了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诗中提到“南部名山都看遍”,表明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与熟悉,同时也体现出一种自得其乐的精神,尽管他没有选择攀登高峰,但心中却有着对名山大川的深厚感情。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哲思,尤其是那种“笑人高占”的洒脱,展现了他对世俗浮华的超然态度,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精神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良辰不陟白云层:在美好的时光里,我不再去攀登高空的白云。
    • 半日车窗览胜凭:在车窗内,我用半天的时间来欣赏沿途的美景。
    • 南部名山都看遍:我已经游览过南部的所有名山。
    • 笑人高占一峰登:我不禁笑那些高处自得其乐的人。
  •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白云层”比喻高峰,表现对高处的向往。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倡导一种不拘泥于世俗名利的生活方式。

意象分析

  • 良辰:象征着美好时光,传达出一种珍惜当下的情感。
  • 白云层:体现了高远和自由,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名山:象征着自然的伟大与壮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良辰”指的是什么?

    • A. 美好的时光
    • B. 不好的时光
    • C. 过去的时光
  2. 诗人选择在车窗中欣赏美景而不去攀登高峰,体现了他什么样的心态?

    • A. 渴望名利
    • B. 超然洒脱
    • C. 追求刺激
  3. “南部名山都看遍”说明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 A. 未曾游历
    • B. 游历丰富
    • C. 只关注一座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林朝崧的诗更强调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而王之涣则表现出对壮丽山河的向往与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林朝崧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查询

柳初新 春柳 和稚威饮杭太史丁香花下 题梅园八景 其三 山庄春晓 题梅园八景 其二 晴峦香雪 题梅园八景 其一 风廊消夏 戊午清明二日游荣氏梅园观桃花漫赋二律 其二 戊午清明二日游荣氏梅园观桃花漫赋二律 其一 友人约游梅园归途感赋 冒雨游梅园归途感赋 春日抒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掩旗息鼓 长城万里 包含字的词语有哪些 同心 日省月修 诛一警百 屮字旁的字 夕烟 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学如牛毛,成如麟角 日字旁的字 虔诚 定滑轮 包含避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见字旁的字 令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