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1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5:30
《台城路(章静山别业会饮)》
作者:张炎
一窗烟雨不除草。移家静藏深窈。
东晋图书,南山杞菊,谁识幽居怀抱。
疏阴未扫。叹乔木犹存,易分残照。
慷慨悲歌,故人多向近来老。
相逢何事欠早。爱吟心共苦,此意难表。
野水无鸥,闲门断柳,不满清风一笑。
荷衣制了。待寻壑经丘,溯云孤啸。
学取渊明,抱琴归去好。
一扇窗外烟雨朦胧,杂草丛生却无法清除。我搬到这个静谧的地方,深藏于幽静的山谷之中。东晋时期的书籍,南山的杞树和菊花,谁能理解我这隐居的心境?树影稀疏尚未打扫,感叹高大的树木依然存在,夕阳的余晖容易分散。慷慨悲歌,老朋友们多已渐渐苍老。我们相逢何必再早?我爱吟唱内心的苦楚,这种情意难以表达。野水无鸥,闲门柳条垂断,清风中只留下一个微笑。衣服制作完成,等待寻找山壑和丘陵,顺着云朵独自高歌。我想效仿陶渊明,抱着琴归去多好。
张炎,字子云,号澹庵,宋代诗人,擅长词和诗,尤以其豪放清丽的风格著称。张炎的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表现隐逸生活的理想。
《台城路》写于张炎隐居之时,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台城路》是一首充满深邃情感的诗作,张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隐居者的心境。诗的开头“一窗烟雨不除草”,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朦胧的意境,隐含着诗人对自然的依恋和对生活的感慨。接着,提到“东晋图书,南山杞菊”,不仅表达了对文化的热爱,也寄托了对隐逸生活的理想。
诗中“慷慨悲歌,故人多向近来老”,流露出老朋友间的情感变化,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与惋惜。最后,诗人以“学取渊明,抱琴归去好”收尾,表达了他向陶渊明学习,追求简单、自然生活的愿望,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围绕隐逸生活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环境,诗人传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晋图书”象征什么?
“慷慨悲歌”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学取渊明”是为了表达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