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5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50:55
原文展示:
赠李严州 曹勋 〔宋代〕
谪仙风骨今何如,自我不见三年余。 双眸如电尚可想,两鬓欲雪今安无。 干戈塞路军麾满,骨肉避地星散居。 未知草堂可归否,有使可寄平安书。
白话文翻译:
谪仙的风骨如今怎样了?自从我看不见你已经三年多了。 你那双如电般的眼睛依然可以想象,但两鬓是否已经如雪般斑白了呢? 战乱使得道路被军队占据,家人为了避难而分散各地。 不知道你是否能回到草堂,如果有信使,可以寄封平安信来。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87-1158),字公显,号松隐,宋代诗人、文学家。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思念。这首诗是曹勋写给友人李严州的,表达了对友人安危的关切和对战乱时期人们生活状态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发,人们生活不安定。曹勋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李严州的思念和对战乱时期人们生活状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李严州的思念,反映了宋代战乱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中“谪仙风骨今何如”一句,既表达了对友人品格和气质的赞美,也流露出对其安危的关切。“双眸如电尚可想,两鬓欲雪今安无”则通过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的形象变化,表达了时光流逝、岁月不饶人的感慨。“干戈塞路军麾满,骨肉避地星散居”两句,直接反映了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最后两句“未知草堂可归否,有使可寄平安书”,则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期盼和对平安的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李严州的思念,反映了宋代战乱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友人平安的祝愿。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谪仙风骨今何如”一句,“谪仙”比喻的是谁? A. 曹勋自己 B. 李严州 C. 其他诗人 D. 仙人 答案:B
诗中“双眸如电尚可想,两鬓欲雪今安无”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什么情感? A. 赞美 B. 思念 C. 担忧 D. 感慨 答案:B
诗中“干戈塞路军麾满,骨肉避地星散居”一句,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A. 和平时期 B. 战乱时期 C. 繁荣时期 D. 衰败时期 答案:B
诗中“未知草堂可归否,有使可寄平安书”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什么期盼? A. 归来 B. 平安 C. 成功 D. 健康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