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李严州

《赠李严州》

时间: 2025-04-27 07:50:55

诗句

谪仙风骨今何如,自我不见三年余。

双眸如电尚可想,两鬓欲雪今安无。

干戈塞路军麾满,骨肉避地星散居。

未知草堂可归否,有使可寄平安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50:55

原文展示:

赠李严州 曹勋 〔宋代〕

谪仙风骨今何如,自我不见三年余。 双眸如电尚可想,两鬓欲雪今安无。 干戈塞路军麾满,骨肉避地星散居。 未知草堂可归否,有使可寄平安书。

白话文翻译:

谪仙的风骨如今怎样了?自从我看不见你已经三年多了。 你那双如电般的眼睛依然可以想象,但两鬓是否已经如雪般斑白了呢? 战乱使得道路被军队占据,家人为了避难而分散各地。 不知道你是否能回到草堂,如果有信使,可以寄封平安信来。

注释:

  • 谪仙:指被贬谪的仙人,这里比喻李严州。
  • 风骨:指人的品格和气质。
  • 双眸如电: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 两鬓欲雪:形容头发斑白,如同将要下雪。
  • 干戈塞路:指战乱使得道路不通。
  • 军麾满:军队遍布。
  • 骨肉避地:家人为了避难而分散。
  • 星散居:像星星一样分散居住。
  • 草堂:指李严州的居所。
  • 平安书:平安信,报平安的信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87-1158),字公显,号松隐,宋代诗人、文学家。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思念。这首诗是曹勋写给友人李严州的,表达了对友人安危的关切和对战乱时期人们生活状态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发,人们生活不安定。曹勋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李严州的思念和对战乱时期人们生活状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李严州的思念,反映了宋代战乱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中“谪仙风骨今何如”一句,既表达了对友人品格和气质的赞美,也流露出对其安危的关切。“双眸如电尚可想,两鬓欲雪今安无”则通过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的形象变化,表达了时光流逝、岁月不饶人的感慨。“干戈塞路军麾满,骨肉避地星散居”两句,直接反映了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最后两句“未知草堂可归否,有使可寄平安书”,则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期盼和对平安的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谪仙风骨今何如:以“谪仙”比喻李严州,询问其品格和气质是否依旧。
  2. 自我不见三年余:表达了对友人长时间的思念。
  3. 双眸如电尚可想:通过“双眸如电”形容友人眼睛明亮有神,表达了对友人形象的怀念。
  4. 两鬓欲雪今安无:通过“两鬓欲雪”形容友人头发斑白,表达了对友人衰老的感慨。
  5. 干戈塞路军麾满:直接反映了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6. 骨肉避地星散居:表达了战乱时期人们为了避难而分散的现状。
  7. 未知草堂可归否: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期盼。
  8. 有使可寄平安书:表达了对友人平安的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谪仙”比喻李严州,“双眸如电”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 对比:如“双眸如电”与“两鬓欲雪”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的形象变化。
  • 对仗:如“干戈塞路”与“军麾满”,“骨肉避地”与“星散居”。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李严州的思念,反映了宋代战乱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友人平安的祝愿。

意象分析:

  • 谪仙:比喻李严州,表达对其品格和气质的赞美。
  • 双眸如电:形容眼睛明亮有神,表达了对友人形象的怀念。
  • 两鬓欲雪:形容头发斑白,表达了对友人衰老的感慨。
  • 干戈塞路:直接反映了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 骨肉避地:表达了战乱时期人们为了避难而分散的现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谪仙风骨今何如”一句,“谪仙”比喻的是谁? A. 曹勋自己 B. 李严州 C. 其他诗人 D. 仙人 答案:B

  2. 诗中“双眸如电尚可想,两鬓欲雪今安无”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什么情感? A. 赞美 B. 思念 C. 担忧 D. 感慨 答案:B

  3. 诗中“干戈塞路军麾满,骨肉避地星散居”一句,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A. 和平时期 B. 战乱时期 C. 繁荣时期 D. 衰败时期 答案:B

  4. 诗中“未知草堂可归否,有使可寄平安书”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什么期盼? A. 归来 B. 平安 C. 成功 D. 健康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反映了战乱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对和平的渴望。
  • 王昌龄《出塞》:表达了诗人对边塞战事的关切和对和平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曹勋《赠李严州》:两者都反映了战乱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对和平的渴望,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曹勋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平安的祝愿。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勋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曹勋诗歌的创作背景和社会环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湘春夜月 落花 湘春夜月 湘苹馆听雨,和中实,同黄雪舟韵 湘春夜月 竹仙武陵寓书,谓素缘词债,当有偿矣。谱此以践夏初之约 湘春夜月 重至西泠 湘春夜月 用黄雪舟韵,送献堂西游中国,时南北方倡分立 湘春夜月 莲衣词,为米楼赋。用张渌卿调 辘轳金井 风 辘轳金井 月底修箫谱二首 其一 湘春夜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阜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万马齐喑 凿龟数策 刻鹄不成 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开国元勋 解文 斤字旁的字 鸟惊兽骇 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恋的词语有哪些 咬得菜根 遫俗绝物 祝告 水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南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