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3:19
朝中措(客中感春)
作者: 赵孟坚 〔宋代〕
担头看尽百花春。春事只三分。
不似莺莺燕燕,相将红杏芳园。
名缰易绊,征尘难浣,极目销魂。
明日清明到也,柳条插向谁门。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对春天的感慨。看遍了百花盛开的春天,只觉得春天的景致不过三分。与那些欢快的莺莺燕燕相比,自己却是孤独地在红杏芳园中。名利的羁绊让我难以放松,旅途的尘埃让我难以洗净,放眼望去,心中满是愁苦。明天就是清明节了,柳条该插到谁家呢?
作者介绍:赵孟坚(生卒年不详),字子瞻,号墨泉,宋代词人。他的创作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及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朝中措》创作于一个春天的旅途中,赵孟坚在外游历,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孤独,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的眷恋和对名利的思考。
《朝中措(客中感春)》是一首抒情的词作,表达了作者在春天的旅途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惆怅。词的开头通过“担头看尽百花春”,展现了春天的美丽。然而接下来的“春事只三分”,则显露出一种失落感,似乎春天的美好在他眼中并不是全部。与“莺莺燕燕”的欢快形成鲜明对比,说明了作者心中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慨。
接着“名缰易绊,征尘难浣”,更是揭示了名利对人们的束缚与旅途的艰辛,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与疲惫。而最后一句“明日清明到也,柳条插向谁门”,则既是对清明节的感叹,也是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仿佛在问自己:在这个节日里,谁会记得自己?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感知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蕴含着浓厚的感伤与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写,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名利束缚和孤独生活的深刻思考,情感基调是复杂的,既有对春天的热爱,又有对人生的感伤。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莺莺燕燕”象征了什么?
“明日清明到也”中的“清明”指的是哪一天?
诗中“极目销魂”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