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9:29
小轿欹还正,荒蹊细又纡。
危峰上金镜,远草乱琼珠。
雾外锺声近,花梢殿脊孤。
老僧知我冷,展席傍红炉。
小轿车倾斜着停放,崎岖的小路又细又弯。
高峰上像金镜子一样闪烁,远处的草地上像散落的琼珠。
雾中钟声渐渐传来,花梢上殿脊显得孤独。
老和尚知道我感到寒冷,便在红炉旁为我铺开席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老僧”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象征着智慧与慈悲,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关系。
杨万里(公元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生于江西,因其诗歌清新自然、意境优雅而著称。杨万里在诗歌创作上影响深远,尤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作品多以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情感见长。
《清晓趍郡,早炊幽居延福寺》创作于杨万里旅途之中,描写了他在幽静的寺庙中清晨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人情冷暖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独特的美感。开头的“小轿欹还正”便带出了旅途的疲惫,而“荒蹊细又纡”则让人感受到环境的幽静与清晨的清新。山峰的光辉与草地的美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接下来的“雾外锺声近”,将整首诗的氛围引向了一个更为神秘的境界,钟声在清晨的雾气中传来,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最后,老僧的关怀则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体现了人在自然与人情之间的平衡。
整首诗气韵生动,意象丰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清晨景色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宁静、和谐的情感,令人心生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温暖,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危峰上金镜”是用来描写什么的?
“老僧知我冷”中“冷”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荒蹊细又纇”表达了怎样的环境?
杨万里《清晓趍郡,早炊幽居延福寺》与王维《鹿柴》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