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1:23
末伏将催中伏休,匆匆送夏又迎秋。
暑中竹色风仍雨,病里莺声喜破愁。
大熟十年无此作,微生一饱更何求。
急须剩踏莲花曲,药玉新船待拍浮。
末伏的炎热即将结束,中伏的酷暑也因此停歇,夏天匆匆而去,秋天随之而来。
在炎热的夏天,竹子依然青翠,风中偶尔带来细雨,而我在病中听到黄莺的歌声,这让我打破了愁苦。
经过十年的辛勤耕作,终于有了这样的收获,我只求在微薄的生计中饱腹而已。
我急切希望能再去踏上莲花的曲径,期待着药玉般的新船随波而浮。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生活体验而著称。他的诗作常描绘自然景观和生活情趣,富有生活气息。
此诗写于杨万里晚年,反映了他在病中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表现了他对夏秋交替时节的敏感,以及在病痛中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
这首诗通过描绘夏秋交替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乐观情怀。诗的开头提到“末伏将催中伏休”,生动地展现了季节变换的急迫感,仿佛在提醒人们夏天即将结束,秋天即将来临。接着,诗人描述了夏日的竹色依然青翠,体现了生机与活力,同时又有雨水的滋润,象征着自然的和谐美。病中听到黄莺的歌声,诗人感受到了一丝欢乐,从而破除了愁苦,这种情感的转变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敏感。后面的“急须剩踏莲花曲,药玉新船待拍浮”,不仅表达了他对游玩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对健康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杨万里独特的诗人视角及其丰富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主题围绕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在病痛中追求快乐的积极心态,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末伏”指的是何时?
诗人听到黄莺的声音时感到怎样的情绪?
诗中的“药玉新船”象征着什么?
答案: 1-C;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