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再经天涯地角山

《再经天涯地角山》

时间: 2025-05-01 03:29:30

诗句

每忆云山养短才,悔缘名利入尘埃。

十年马足行多少,两度天涯地角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9:30

再经天涯地角山
作者:雍陶 〔唐代〕

原文展示:
每忆云山养短才,悔缘名利入尘埃。
十年马足行多少,两度天涯地角来。

白话文翻译:
每次想起那云山,我就感慨自己才华短浅,后悔当初为了名利而沉沦在尘世中。
十年来,我骑马走了多少路,竟然两度来到这天涯地角的地方。

注释:

  • 云山:指高远、清幽的山,象征理想的地方。
  • 短才:才华有限。
  • 尘埃:比喻名利和世俗的纷扰。
  • 马足:马的脚,借指行走的旅途。
  • 天涯地角:形容遥远的地方。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云山”和“尘埃”构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唐代文人常以“云山”象征理想的境界,这里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的反思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雍陶,唐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盛行诗歌创作的时期。他的诗作多关注人生哲理,反映出对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交汇的时刻,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厌倦和对理想的渴望,反映了唐代文人普遍的心态。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开头两句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悔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名利的无奈与失落。诗人用“云山”象征理想的境界,与“尘埃”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后两句则通过对“十年”的回顾,强调了自己在追寻理想过程中的艰辛与无奈,“两度天涯地角来”更是突显了诗人对此行的深刻思考与感慨。这首诗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未来的迷茫,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每忆云山养短才”:每次想起那高远的山,我就意识到自己的才华是多么有限。
    • “悔缘名利入尘埃”:我后悔曾因追求名利而沉沦于世俗的尘埃之中。
    • “十年马足行多少”:十年来,我骑马走了多少路呢?
    • “两度天涯地角来”:我竟然两次来到这遥远的边际。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云山”与“尘埃”的对比,突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夸张:通过“十年”与“天涯地角”展示了长途跋涉的艰辛。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名利的厌倦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未来的迷惘。

意象分析:

  • 云山:象征理想与追求,代表着诗人的精神家园。
  • 尘埃:象征名利与世俗的纷扰,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
  • 马足:代表着旅途与追寻,体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探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云山”象征什么?
    A. 名利
    B. 理想
    C. 现实

  2. 诗人对十年的旅途有什么感慨?
    A. 轻松愉快
    B. 迷茫与无奈
    C. 收获满满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反映旅途的情感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再经天涯地角山》与《月夜忆舍弟》:两首诗都在表达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但雍陶的诗更加强调对世俗的厌倦,而杜甫则包含了对亲情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九思 其八 哀岁 九思 其五 遭厄 九思 其二 怨上 九思 其一 逢尤 九思 哥舒歌 公子行 将游大梁 衢州杂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踏门 不露锋铓 蜗舍荆扉 同字框的字 词穷理屈 玄字旁的字 包含隐的成语 秃宝盖的字 叠嶂层峦 艮字旁的字 上八洞 大酺三日 威迫 咸酸 善体下情 包含遏的词语有哪些 弓字旁的字 包含腕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