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5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58:17
望武昌(二首) 作者: 杨基 〔明代〕
吹面风来杜若香,
离离烟柳拂鸥长。
人家鹦鹉洲边住,
一向开门对汉阳。
诗的意思是:
迎面吹来的风中带着杜若的清香,烟雾缭绕的柳树轻轻拂动着飞翔的鸥鸟。人们居住在鹦鹉洲边,门口一直对着汉阳的景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鹦鹉洲在历史上是一个风景名胜区,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着水乡的秀美。汉阳与武昌相对,二者的关系在诗中体现了地理上的对称与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杨基,明代诗人,字子真,号云溪,擅长诗词及散文,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风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诗人游览武昌,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文景观的结合,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赞美。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武昌的水乡风光。开篇“吹面风来杜若香”,给人带来一种清新优雅的感觉,杜若的香气与迎面而来的微风交织在一起,仿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接着“离离烟柳拂鸥长”,柳树在烟雾中摇曳,鸥鸟悠然飞舞,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水边画面。整首诗以“人家鹦鹉洲边住”作为总结,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最后一句“对汉阳”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这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十分巧妙,通过对杜若、柳树和鸥鸟的描绘,构建了一个生动的自然世界。诗中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景色相得益彰,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与情感共鸣。整体而言,诗人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情,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敏感和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文环境的深刻认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杜若”是什么?
A. 一种香草
B. 一种鸟类
C. 一种树木
诗中描述的“烟柳”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硬朗的形态
B. 柔美的姿态
C. 荒凉的景象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汉阳”指的是哪里?
A. 长江北岸
B. 长江南岸
C. 湖南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基的《望武昌》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杨基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孤独与自然的契合。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特点,分别展现了不同的审美取向。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