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1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18:38
高标绝世不容亲,
识面无由况卜邻。
万顷烟波鸥境界,
九秋风露鹤精神。
子推绵上终身隐,
叔度颜回一辈人。
无地得申床下拜,
夜闻吹笛度烟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湖中隐者之间的隔阂与敬仰。诗人认为隐者的高洁气节绝世无双,无法亲近。即便见过面,也难以深入交往。广阔的湖面和鸥鸟的境界,显现了隐者的超然;九秋的风露则映衬出隐者的高雅精神。诗人提到古代的隐士子推和叔度、颜回,他们都是甘于隐居的贤人。诗人感觉自己无法向隐者表达敬意,最终只能在夜晚听到隐者的笛声,感受到那种悠然自得的生活。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军事家。他一生致力于报国,经历多次政治挫折,诗风豪放激昂,擅长描写山水、咏史及抒怀。陆游的作品深刻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寄赠湖中隐者》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多难之际,陆游在此诗中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隐者高洁品格的钦佩,同时也暗含了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寄赠湖中隐者》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的崇敬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诗中描绘的湖面和秋天的景色,象征着隐者自由自在的生活,与诗人身处的世俗纷扰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对隐者的赞美,反映了自己渴望归隐的心情。
诗的开头“高标绝世不容亲”直接点出隐者的超凡脱俗,后两句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现出隐者的精神世界与宁静生活。而后四句则用历史典故强调隐者的品德,进一步增强了隐者形象的高尚性。最后两句,虽表达了诗人对隐者的敬仰,却也表现出一种无奈,无法直面交流,唯有在夜晚聆听笛声,感受到隐者的孤独与宁静。
整首诗以清丽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打动人心,表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整首诗以隐者的高洁品格为核心,表现了诗人对隐者生活的向往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孤独感。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典故的交融,诗歌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哲理思考。
诗中提到的隐士有哪些?
A. 子推
B. 叔度
C. 颜回
D. 以上皆是
诗人对隐者的态度是?
A. 嫉妒
B. 崇敬
C. 不屑
D. 无所谓
“无地得申床下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敬仰与无奈
C. 失望
D. 喜悦
陆游 vs. 王维
陆游 vs. 孟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