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1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10:20
蝶恋花
作者: 黄燮清 〔清代〕
小院愔愔芳事暮。
落了黄梅,减了青梅数。
水漾帘痕风约住。
有人立向无人处。
金线抛残闲绣谱。
叶叶芭蕉,渐渐濛窗户。
一片晚阴消不去。
鹧鸪先定黄昏雨。
小院里静谧的芳香渐渐消散在傍晚。
黄梅落下,青梅的数量也减少了。
水面上荡漾着帘子留下的痕迹,微风轻轻停住。
有人站在无人之处,似乎在思考。
金线已经抛弃了闲散的绣谱。
一片片的芭蕉叶,渐渐模糊了窗户的轮廓。
这片傍晚的阴影依然挥之不去。
鹧鸪的鸣叫先于黄昏的雨声而响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及的“黄梅”与“青梅”常常在古诗中用来象征初恋或青春的美好,具有深厚的文化典故背景。这些意象常见于唐诗宋词中,代表着对过往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作者介绍: 黄燮清,字景升,号竹溪,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笔触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蝶恋花》的创作背景是清代的一个安静傍晚,诗人或许在自己的小院中,感受到初夏时节的宁静与美好,结合对青春与爱情的思考而写成。
《蝶恋花》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抒情诗,诗人在小院中独自感受着傍晚的宁静与内心的孤寂。开头两句“愔愔芳事暮。落了黄梅,减了青梅数。”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传达出时间流逝带来的感伤,黄梅与青梅的落下,象征着年轻时光的逝去,令人倍感惆怅。
“水漾帘痕风约住”,此句描绘了水面上轻微波动的美丽画面,给人一种惬意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停滞与思考。接下来的“有人立向无人处”则引发了孤独的思考,站在这里的人,似乎是在回忆与反思。
诗的后半部分“金线抛残闲绣谱”中,金线的抛弃象征着曾经的美好已不复存在,伴随着“叶叶芭蕉,渐渐濛窗户”,营造出一种模糊而又渐渐消散的氛围,象征着对过往的无奈与怀念。
最后一句“鹧鸪先定黄昏雨”则为整首诗带来了一种未雨绸缪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期待。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及时光流逝的思考,充满了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青春、爱情和时间流逝的感慨,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哲理思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具有自然美,还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梅”象征什么?
A. 青春的美好
B. 时光的流逝
C. 孤独的思考
D. 自然的宁静
“水漾帘痕风约住”中“水漾”意指:
A. 水面平静
B. 水面波动
C. 水面干涸
D. 水面清澈
诗中提到的“鹧鸪”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忧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过往的思考,二者都在细腻的情感中渗透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李清照的作品更显得细腻柔情,而黄燮清的《蝶恋花》则更具哲理性与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