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0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8:05
风帘猎猎傍檐斜,问酒来投野老家。
佳节已逢重九日,东篱未见两三花。
科头坐石从吹帽,拭眼看山似隔纱。
七里冈前归路闇,月悬破镜忆秦嘉。
风帘在屋檐旁猎猎作响,我向酒家询问,酒是否来到了这位老朋友的家。重阳佳节已经到来,但在东篱中却未见到几朵菊花。坐在石头上,帽子被风吹得歪斜,我用手拭去眼中的泪水,望向远山,似乎那山被薄纱隔开。七里冈前的归路昏暗,挂在天边的月亮像破碎的镜子,让我回忆起秦嘉的旧事。
作者介绍:
仇远,字允中,号退庵,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和节令为题材,尤其擅长咏菊,作品多蕴含哲理与人情。
创作背景:
《九日次程公明韵》创作于重阳节期间,表现了诗人对节日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重阳节是传统的登高、赏菊节日,诗人通过描绘节日的场景,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追忆。
《九日次程公明韵》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重阳节的氛围,展现出对友人及往日时光的深切怀念。开篇“风帘猎猎傍檐斜”通过风声引入,营造出了一种清冷而孤独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节日的冷清。接着“问酒来投野老家”,诗人用询问的方式,反映出对朋友的思念与期待。
“佳节已逢重九日,东篱未见两三花”一句,点明了重阳节的主题,同时又以“未见两三花”表达出节日的苍凉和孤寂,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失落。中间的描写“科头坐石从吹帽”则用生动的形象表现出诗人此时的状态,体现出一种无奈与尴尬。
最后二联“七里冈前归路闇,月悬破镜忆秦嘉”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对故人的追忆,月亮的意象不仅增添了诗的美感,更是将孤独的情感推向高潮。这种对景的描写与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不仅有着深刻的意蕴,也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现了对友人和过往生活的深切怀念,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孤独的思考,蕴含着浓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佳节”指的是哪个节日?
A. 春节
B. 中秋节
C. 重阳节
D. 端午节
“七里冈前归路闇”中的“冈”指的是?
A. 山岗
B. 河流
C. 平原
D. 森林
诗人用什么比喻来形容月亮?
A. 明珠
B. 破镜
C. 银盘
D. 玉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