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

《九日》

时间: 2025-04-26 11:49:59

诗句

九日羁栖不可言,自心萧瑟似郊原。

红添落叶三年泪,白尽飞烟一片魂。

秋思在楼人欲老,晚花随酒独黄昏。

还堪记忆儿童事,得放风筝感父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9:59

原文展示:

九日羁栖不可言,自心萧瑟似郊原。
红添落叶三年泪,白尽飞烟一片魂。
秋思在楼人欲老,晚花随酒独黄昏。
还堪记忆儿童事,得放风筝感父恩。

白话文翻译:

在九月九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的心情无法用言语表达,内心感到萧条,仿佛身处荒凉的郊野。红色的落叶仿佛在添满我三年的泪水,而白色的飞烟则带走了我的一片灵魂。秋天的思绪在楼上萦绕,我感到自己渐渐老去,黄昏时分,晚花在酒杯旁独自凋零。还能回忆起童年时光,放风筝的快乐,让我感受到父亲深厚的恩情。

注释:

字词注释:

  • 羁栖:指暂时停留或居住,通常带有一种流浪或无法安定的意味。
  • 萧瑟:形容环境或心境的冷清、凄凉。
  • 红添落叶:落叶的红色象征着悲伤和思念。
  • 飞烟:指飘散的烟雾,在这里象征着逝去的岁月和思绪。
  • 秋思:秋天的思绪,多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人生的感慨。
  • 晚花:指黄昏时分的花朵,象征着生命的凋零与美好的消逝。
  • 风筝:象征着童年时的快乐与无忧。

典故解析:

  • 九日:指重阳节,古时有登高、赏菊的习俗,象征着长寿与团圆。
  • 儿童事:回忆童年,常常是对父母恩情的怀念,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以壮,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与人内心情感的交织。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重阳佳节,诗人身处他乡,思乡之情与对往事的追忆交织在一起,表现出对时光流逝和亲情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九日》以重阳节为背景,诗人在远离家乡的环境中,感受到浓烈的秋思与孤独。开篇就以“羁栖不可言”引入,直接表达了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内心感受,形成一种强烈的情感张力。接着,诗人通过对红色落叶与白色飞烟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悲伤与对过往的追忆,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泪水与思绪交织,令人动容。

“秋思在楼人欲老”,这一句不仅描述了秋天带来的凋零之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诗人在酒醉黄昏中,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孤寂,晚花的凋零与酒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加深了诗意的沉重。

最后两句“还堪记忆儿童事,得放风筝感父恩”,通过对童年快乐的回忆,表现了对父亲恩情的感激。风筝的自由与快乐,成为了对逝去时光的美好追忆,体现了诗人在孤独与悲伤中对亲情的珍视和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日羁栖不可言:在重阳节的日子里,诗人身处他乡,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显示内心的孤独。
  • 自心萧瑟似郊原:内心感到萧瑟,像荒凉的郊外,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 红添落叶三年泪:落叶的红色象征着悲伤,三年的泪水似乎在此刻积聚。
  • 白尽飞烟一片魂:飞烟弥漫,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灵魂的迷失。
  • 秋思在楼人欲老:思绪在楼上漂浮,感受到自己渐渐老去的无奈。
  • 晚花随酒独黄昏:黄昏中的晚花凋零,与酒的孤独形成对比,表达悲伤的情感。
  • 还堪记忆儿童事:回忆起童年,带来一丝温暖的感动。
  • 得放风筝感父恩:放风筝的快乐唤起对父亲恩情的感激,表现出对亲情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情比作荒凉的郊原,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孤独。
  • 对仗:如“红添落叶”与“白尽飞烟”,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晚花似乎在与酒独处,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独特感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感慨与对亲情的深刻怀念,充满了对生命和时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日:象征着重阳节,传达节日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 落叶:象征着悲伤与时间的流逝。
  • 飞烟:代表着无形的思绪与逝去的岁月。
  • 晚花: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好的消逝。
  • 风筝:代表着童年的快乐与无忧,体现了对父亲恩情的感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春节
    • B) 中秋节
    • C) 重阳节
    • D) 端午节
  2. “红添落叶”中的“红”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悲伤
    • C) 希望
    • D) 生命
  3. 诗中提到的“风筝”代表了什么?
    • A) 朋友
    • B) 童年的快乐
    • C) 生命的脆弱
    • D) 亲情的缺失

答案:

  1. C) 重阳节
  2. B) 悲伤
  3. B) 童年的快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秋夕》 - 杜牧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登高》中,诗人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两首诗都通过秋天的意象展现了孤独与对往昔的追忆,但梁以壮的《九日》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与历史的忧虑。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选集》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传统文化与诗词欣赏》

以上内容涵盖了诗歌的各个方面,帮助用户深入理解《九日》的意境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思越人 玉蝴蝶 何满子 定西番 杂曲歌辞。杨柳枝 菩萨蛮 虞美人 生查子 酒泉子 清平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奔育 牙字旁的字 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几字旁的字 众人昭昭 号啕大哭 长字旁的字 一缕不挂 鹿伏鹤行 闰集 宝盖头的字 天可怜见 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皿字底的字 贴换 慎小谨微 起面饼 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