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酹江月

《酹江月》

时间: 2025-04-27 09:55:38

诗句

霁空虹雨,傍啼螀莎草,宿鹭汀洲。

隔岸人家砧杵急,微寒先到帘钩。

步幄尘高,征衫酒润,谁暖玉香篝。

风灯微暗,夜长频换更筹。

应是雁柱调筝,鸳梭织锦,付与两眉愁。

不似尊前今夜月,几度同上南楼。

红叶无情,黄花有恨,孤负十分秋。

归心如醉,梦魂飞趁东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5:38

原文展示

酹江月
作者: 陈允平 〔宋代〕

霁空虹雨,傍啼螀莎草,宿鹭汀洲。
隔岸人家砧杵急,微寒先到帘钩。
步幄尘高,征衫酒润,谁暖玉香篝。
风灯微暗,夜长频换更筹。
应是雁柱调筝,鸳梭织锦,付与两眉愁。
不似尊前今夜月,几度同上南楼。
红叶无情,黄花有恨,孤负十分秋。
归心如醉,梦魂飞趁东流。

白话文翻译

在晴空雨后,彩虹挂在天边,蛩鸣啼叫的地方,莎草旁边,白鹭栖息在水边的洲滩上。
隔着岸的人家,碾米声匆匆,微寒的空气已经悄然侵入窗帘的钩子。
走在帐篷下,尘土飞扬,穿着征途衣衫,酒香润泽,谁来温暖这玉香的篝火?
风灯微弱,夜色漫长,不时更换守夜的筹码。
想必是雁阵中有人调琴,鸳鸯织锦,愁思也随之倾诉。
今夜的月光不同于往日,几度在南楼同赏。
红叶无情,黄花有恨,秋天的美好却被辜负。
归心似醉,梦魂随东流而去。

注释

  • 霁空: 晴朗的天空。
  • 虹雨: 雨后出现的彩虹。
  • 啼螀: 螀螳鸣叫声。
  • 宿鹭: 指白鹭栖息。
  • 砧杵: 碾米的工具声,象征生活的忙碌。
  • 玉香篝: 指香火,象征温暖。
  • 风灯: 风吹动的灯光,暗示夜晚的孤寂。
  • 雁柱: 随雁而飞的乐声,寓意思念。
  • 红叶、黄花: 表达秋天的凋零与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允平,宋代诗人,字仲明,号淇川,生于北宋时期。其诗歌多描绘山水景致,情感细腻,语言清新,常表现对人生、爱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秋季,诗人在夜晚的情景中,感受到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状态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美。

诗歌鉴赏

《酹江月》是一首充满秋意与思乡情的词作。开篇以“霁空虹雨”描绘一个清新明朗的秋日景象,鲜明的色彩与声音交织,构成了一个生动的画面。诗人用“隔岸人家砧杵急”传达出生活的忙碌,细腻的观察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关注。然而,随着夜色的降临,温暖的篝火与酒香似乎无法驱散内心的孤独,诗人不禁对“谁暖玉香篝”感到无奈。

夜晚的景象愈加清冷,风灯微弱,诗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迫,夜长更换的筹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随后,诗人通过“雁柱调筝,鸳梭织锦”把对爱情的思念与对往昔的追忆融入其中,表达出一种深切的愁苦。这种情感在“不似尊前今夜月”中达到高潮,表明今夜的月光虽美,却无法替代过往的快乐时光。

最后,诗人以“归心如醉,梦魂飞趁东流”收尾,展现出一种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也让整首词作充满了浓厚的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霁空虹雨: 描述天气转晴后的美好景象,象征希望。
  • 傍啼螀莎草,宿鹭汀洲: 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 隔岸人家砧杵急: 引入人情世故,表现生活的忙碌与琐碎。
  • 微寒先到帘钩: 细微的寒意增强了秋天的情感基调。
  • 步幄尘高,征衫酒润: 描述诗人旅途中的疲惫与对温暖的渴望。
  • 风灯微暗,夜长频换更筹: 对夜晚的孤独感的描绘,暗示时间的流逝。
  • 应是雁柱调筝,鸳梭织锦,付与两眉愁: 通过乐器与织物暗示思念与愁苦。
  • 不似尊前今夜月: 对比过去的美好与现在的孤独。
  • 红叶无情,黄花有恨: 自然景象与情感的结合,表现秋天的凋零。
  • 归心如醉,梦魂飞趁东流: 归心似箭,梦想如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对仗: 多处使用对仗,如“红叶无情,黄花有恨”。
  • 比喻: 用“梦魂飞趁东流”比喻思念的流逝。
  • 拟人: 自然景象与情感的结合,使得诗歌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虹雨: 象征希望与美好。
  • 宿鹭: 代表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 砧杵: 生活的琐碎与忙碌。
  • 红叶、黄花: 秋天的凋零与情感的对比。
  • 风灯: 夜的孤独与对温暖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霁空虹雨”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红叶无情,黄花有恨”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念
    C. 失落
    D. 愤怒

  3. 诗中提到的“风灯微暗”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孤独
    C. 光明
    D. 欢愉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思乡之情,意境深远。
  • 《秋夕》:杜甫的秋天感怀,情感细腻。

诗词对比:
对比陈允平的《酹江月》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酹江月》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静夜思》则直接表达思乡情绪,情感更加直接和浓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集》
  •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

通过以上解析与学习,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酹江月》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流夜郎闻酺不预 和卢侍御通塘曲 游秋浦白笴陂二首 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哭宣城善酿纪叟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崔侍御十九韵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赠新平少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轻比 皮字旁的字 公平正直 偻垢 恶贯祸盈 毛字旁的字 戴天履地 求生不得 刿心刳肺 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閠字旁的字 茶余饭后 言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不徒 贝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