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38:06
原文展示:
务中晚作
张耒 〔宋代〕
官事一酒瓮,寝斋低竹檐。
朝昏睡过半,老病醉相兼。
楼晚双旗袅,城昏叠鼓严。
隔江吹笛处,空碧帖新蟾。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官场事务就像一瓮酒,我在低矮的竹檐下休息。白天黑夜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老病和醉酒交织在一起。傍晚时分,楼上的双旗轻轻摇曳,城中的鼓声密集而严肃。隔着江水,有人在吹笛,空中的新月清晰可见。
注释:
字词注释:
- 官事:指官场事务。
- 寝斋:休息的房间。
- 朝昏:白天和黑夜。
- 老病:年老和疾病。
- 双旗袅:旗帜轻轻摇曳。
- 叠鼓严:鼓声密集而严肃。
- 空碧:指天空。
- 新蟾:新月。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约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个人生活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官场生活中的闲适和对自然景物的欣赏,表达了对老病和官场生活的无奈与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官场生活中的闲适和对自然景物的欣赏。首句“官事一酒瓮”用酒瓮比喻官场事务的繁杂,而“寝斋低竹檐”则展现了作者的居住环境,透露出一种宁静和超脱。中间两句“朝昏睡过半,老病醉相兼”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老病和官场生活的无奈,同时也体现了他的超脱态度。后两句“楼晚双旗袅,城昏叠鼓严”和“隔江吹笛处,空碧帖新蟾”则通过描绘傍晚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生活的淡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官事一酒瓮”:用酒瓮比喻官场事务的繁杂,形象生动。
- “寝斋低竹檐”:描绘作者的居住环境,透露出一种宁静和超脱。
- “朝昏睡过半”:直接表达作者对老病和官场生活的无奈。
- “老病醉相兼”:体现了作者的超脱态度,老病和醉酒交织在一起。
- “楼晚双旗袅”:描绘傍晚的景色,旗帜轻轻摇曳。
- “城昏叠鼓严”:鼓声密集而严肃,营造出一种氛围。
- “隔江吹笛处”:通过描绘有人在吹笛,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
- “空碧帖新蟾”:新月清晰可见,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官事一酒瓮”用酒瓮比喻官场事务的繁杂。
- 拟人:“双旗袅”和“叠鼓严”赋予旗帜和鼓声以人的动作和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生活的淡然态度。通过描绘居住环境和傍晚的景色,展现了作者的超脱和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瓮:比喻官场事务的繁杂。
- 低竹檐:描绘作者的居住环境,透露出一种宁静和超脱。
- 双旗袅:描绘傍晚的景色,旗帜轻轻摇曳。
- 叠鼓严:鼓声密集而严肃,营造出一种氛围。
- 新蟾:新月,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官事一酒瓮”用什么比喻官场事务?
A. 酒瓮
B. 竹檐
C. 双旗
D. 叠鼓
- 诗中“寝斋低竹檐”描绘了什么?
A. 官场事务
B. 居住环境
C. 傍晚景色
D. 新月
- 诗中“朝昏睡过半”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积极
B. 无奈
C. 超脱
D. 淡然
- 诗中“隔江吹笛处,空碧帖新蟾”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积极
B. 无奈
C. 超脱
D. 淡然
答案:1. A 2. B 3. B 4.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庭坚的《寄黄几复》:同样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 秦观的《鹊桥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务中晚作》与黄庭坚的《寄黄几复》: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美的欣赏,但张耒的诗更加简洁,黄庭坚的诗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风。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