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至郡累旬恶风

《至郡累旬恶风》

时间: 2025-05-06 20:19:49

诗句

鄧禹功曹器,马周令长才。

叨临万室郡,骤致五风灾。

大木行将拔,繁云暗不开。

自知蒙闇极,民吏窃相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19:49

原文展示:

鄧禹功曹器,马周令长才。叨临万室郡,骤致五风灾。大木行将拔,繁云暗不开。自知蒙闇极,民吏窃相咍。

白话文翻译:

邓禹是功曹中的杰出人才,马周则有县令的长才。我惭愧地来到这个拥有万户的郡县,却突然遭遇了五种风灾。巨大的树木即将被拔起,浓厚的云层遮蔽了天空。我自己知道处境极为困难,百姓和官员都在暗中嘲笑。

注释:

字词注释:

  • 鄧禹:东汉初年名臣,此处比喻有才能的人。
  • 功曹:古代官名,掌管文书。
  • 马周:唐代政治家,此处同样比喻有才能的人。
  • 令长:县令,地方行政长官。
  • 叨临:谦词,表示自己不配担任某职。
  • 万室郡:指人口众多的郡县。
  • 五风灾:泛指各种自然灾害。
  • 大木行将拔:比喻国家或地方即将遭遇重大变故。
  • 繁云暗不开:比喻局势不明朗,困难重重。
  • 蒙闇:指处境困难,不明朗。
  • 民吏窃相咍:百姓和官员在暗中嘲笑。

典故解析:

  • 邓禹和马周:两人都是历史上的著名政治家,此处用来比喻诗人的自谦和对自己能力的怀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反映了他在担任地方官职时遭遇困难和自我反省的心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亿在担任某郡守期间,遭遇自然灾害和社会困境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对百姓及官员态度的敏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邓禹和马周,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不安。诗中的“叨临万室郡,骤致五风灾”直接反映了诗人面临的困境和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后两句“大木行将拔,繁云暗不开”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局势的危急和不明朗。最后,诗人坦诚地表达了自己处境的困难和外界的非议,体现了他的自省和谦逊。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复杂心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鄧禹功曹器,马周令长才。”:通过历史人物邓禹和马周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这些杰出人才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与他们的差距。
  2. “叨临万室郡,骤致五风灾。”:谦称自己不配担任这个重要职位,却突然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3. “大木行将拔,繁云暗不开。”:通过“大木”和“繁云”的意象,描绘了局势的危急和不明朗。
  4. “自知蒙闇极,民吏窃相咍。”:坦诚地表达了自己处境的困难和外界的非议。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邓禹和马周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这些杰出人才的敬仰。
  • 意象:通过“大木”和“繁云”的意象,描绘了局势的危急和不明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自省和谦逊。通过对比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和自己的处境,诗人表达了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和对百姓及官员态度的敏感。

意象分析:

  • 大木:象征国家或地方的稳定,即将被拔起,暗示了即将发生的重大变故。
  • 繁云:象征局势的不明朗和困难重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鄧禹”和“马周”分别比喻了什么? A. 诗人自己 B. 有才能的人 C. 历史上的政治家 答案:B

  2. “叨临万室郡”中的“叨临”是什么意思? A. 光荣地担任 B. 惭愧地担任 C. 轻松地担任 答案:B

  3. “大木行将拔”中的“大木”象征什么? A. 国家或地方的稳定 B. 自然灾害 C. 诗人的心情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同样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复杂心情。

诗词对比:

  • 杨亿的《至郡累旬恶风》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自省和谦逊,但王安石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亿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杨亿的文学成就。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薛蔓应举 留别舍弟 赠王侍御 促刺词(一作促促行) 早起 代故人新姬侍疾 寄李益少监兼送张实游幽州 温泉宫行 秋千词 簇蚕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首字旁的字 乱次 示下 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侧的成语 湮没罕闻 背恩负义 刃没利存 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刀字旁的字 舌字旁的字 仙輀 奔走之友 喔促 刁钻古怪 鼓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浸明浸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