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6:16
喜迁莺·帝城春昼
易祓 〔宋代〕
帝城春昼。见杏脸桃腮,胭脂微透。
一霎儿晴,一霎儿雨,正是催花时候。
淡烟细柳如画,雅称踏青携手。
怎知道那人人,独倚阑干消瘦。
别後。音信断,应是泪珠,滴遍香罗袖。
记得年时,胆瓶儿畔,曾把牡丹同嗅。
故乡水遥山远,怎得新欢如旧。
强消遣,把闲愁推入,花前杯酒。
在帝城的春日午后,看到她如杏花般的脸庞和似桃花般的腮红,微微透出胭脂的颜色。一会儿阳光明媚,一会儿雨水潺潺,正是春花催放的好时节。轻烟细柳如同画中景致,人们都称赞这春游的时光。然而,怎能知道那人,独自倚着栏杆显得如此消瘦。离别之后,音信断绝,想必是泪珠滴落,浸湿了香罗的袖子。记得那年,曾在胆瓶旁,与她一同嗅牡丹的芬芳。故乡的水远山高,怎能比得上新欢的旧情呢?只能强迫自己消遣,把那闲愁推入花前的酒杯之中。
作者介绍:易祓,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以词作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词可能写于春天的午后,表现了词人在春天的美丽景色中,感受到的思念与孤独。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离别后孤寂的感慨。
《喜迁莺·帝城春昼》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内心的情感。开头的“帝城春昼”不仅引入了时间和地点,也为全词奠定了温暖的基调。接下来的描写中,作者巧妙地用“杏脸桃腮”来形容女子的美丽,传达出对春天的期待和欣赏。
词中“一霎儿晴,一霎儿雨”,生动地表现了春天气候的变化,也象征着生活中情感的波动。作者通过“淡烟细柳如画”展现了春日的柔美,而“雅称踏青携手”则暗示了春游的欢愉气氛。然而,转折处的“怎知道那人人,独倚阑干消瘦”则让人感受到一股淡淡的忧伤,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孤独。
“别後音信断,应是泪珠,滴遍香罗袖”,这句展现了离别后的苦闷和对旧情的追忆,情感愈发浓郁。接着回忆与爱人共嗅牡丹的场景,不仅展现了往日的美好,也加深了对故乡的思念。
全词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浓厚的情感,最后通过“强消遣,把闲愁推入,花前杯酒”,将内心的忧愁隐含在与花酒共舞的表象之下,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词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离别的思念,情感细腻深沉,传达了对旧情的怀念与当下孤独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帝城春昼”中“帝城”指的是哪个地方?
“杏脸桃腮”形容的是:
“别後。音信断”中“音信”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