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0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9:47
喜迁莺 雪后立春用梅溪词体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絮飘绵糅。正六花罢舞,晴光初绣。
冻解蛾融,雨收鸳润,暖被笑声烘就。
尽红情绿意,倩钗上綵幡轻逗。
春信浅,似才青燕尾,欲黄莺脰。
俛首。空感旧。
暗省年时,有个人清秀。
帕裹柑儿,衫笼松子,浅立黏鸡屏后。
别来情事改,恹恹也浑如殢酒。
剩倦影,与野塘山寺,早梅争瘦。
春天的气息在雪后渐渐显露,细花飘落,阳光初现,像是在绣花一般。
冰雪消融,春雨收敛,温暖的被子中传来欢声笑语。
红红的情意和绿绿的生机交融在一起,轻巧的彩旗在姑娘的发上轻轻摇曳。
春信刚刚透出,像是刚飞来的青燕,盼望着黄莺的到来。
低头沉思,空自感叹往昔,
暗自回忆起往年的情景,有一个人清秀动人。
用帕子包着橙子,衫子笼罩着松子,微微立在粘鸡的屏风后。
别来之后,情感已然改变,懒懒的感觉如同醉酒一般。
剩下的倦影,伴着野塘和山寺,早梅争相凋谢。
这首词中运用了许多春天的意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情感的变迁。燕子和黄莺常被视为春天的使者,代表着希望与新生。
陈维崧,清代词人,以词风清丽婉约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用细腻的笔触表现春夏秋冬的变化。
本词创作于立春之际,恰逢雪后初晴,诗人借此时节描绘春天的气息,抒发对往日情感的怀念与现状的感慨。
《喜迁莺》以清新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人们对春天的期待。诗中通过描绘雪后初春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复苏,流露出一种轻快愉悦的情感。尤其是在“尽红情绿意,倩钗上綵幡轻逗”一句中,鲜艳的色彩与轻盈的动作相结合,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的转折渐渐显露,诗人回忆往昔,感叹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变化。“别来情事改,恹恹也浑如殢酒”便是这种感慨的体现,仿佛在诉说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化与生活的无奈。整首词既有春天的生机,又有岁月流逝带来的淡淡哀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歌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展现了一种既愉悦又带有惆怅的情感基调。
雪花的融化象征着寒冷的结束,春雨的出现则预示着生命的复苏。燕子和黄莺的到来是春天的信使,梅花则常常代表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生机与情感的变化
B. 夏天的热烈
C. 秋天的丰收
D. 冬天的寒冷
“春信浅”中的“春信”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气息
B. 春天的信件
C. 春天的风
D. 春天的花
诗中描绘的“倩钗”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个姑娘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