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3:48
喜迁莺(自池阳泛舟)
作者: 李纲 〔宋代〕
江天霜晓。对万顷雪浪,云涛氵弥渺远岫参差,烟树微茫,阅尽往来人老。浅沙别浦极望,满目余霞残照。暮云敛,放一轮明月,窥人怀抱。杳杳。千里恨,玉人一别,梦断无音耗。手捻江梅,枝头春信,欲寄算应难到。画船片帆浮碧,更值风高波浩。几时得向尊前,销却许多烦恼。
在江天的霜晨,面对万顷雪浪,云涛渺渺,远山参差,烟雾笼罩的树木微茫,经历了无数往来的游人,心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浅沙的别浦遥望,满眼的余霞在残照中。暮云收敛,明月高悬,似乎在窥视人们的心怀。心中沉沉,千里之外的怨恨,佳人一别,梦中断绝,音信全无。手指捻着江梅,枝头传来的春信,想要寄出,却恐怕难以抵达。画船轻轻地飘浮在碧波上,更是适逢风高浪大。何时才能在酒前,消去心中的许多烦恼。
作者介绍:李纲,字景阳,号东山,宋代著名词人,生于金朝末年,因其词风清新、情感真挚而受到推崇。李纲的词作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纲在泛舟于池阳时,感受到自然景色的壮阔与内心的孤独,以舟为媒介,表达对远方佳人的思念与无奈。
李纲的《喜迁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晨江天的美丽与孤独的内心感受。诗中,江水与雪浪的交融、云涛的渺远,都体现了自然的壮阔与变化。尤其是“千里恨,玉人一别”的情感表达,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手捻江梅,枝头春信”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无奈。整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人情的深刻反思,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李纲深厚的艺术造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景色的歌颂与对离别之痛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希望。
诗词测试:
诗中“江天霜晓”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场景?
诗中提到的“玉人”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李纲的《喜迁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李纲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两者在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宋代词人的不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