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拟题黎簿尉梅隐用其韵

《拟题黎簿尉梅隐用其韵》

时间: 2025-05-03 22:33:03

诗句

梅仙隐去事难论,故种疏梅隐小轩。

虽似扫除颜色冗,不妨游戏簿书繁。

月明客共藏花影,醉梦君应到酒尊。

我亦寄身修竹里,颇欣成性得存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33:03

原文展示:

梅仙隐去事难论,故种疏梅隐小轩。
虽似扫除颜色冗,不妨游戏簿书繁。
月明客共藏花影,醉梦君应到酒尊。
我亦寄身修竹里,颇欣成性得存存。

白话文翻译:

梅仙的隐逸之事难以言说,所以我在这里种下稀疏的梅树,隐匿在小小的轩窗之内。
虽然看似清理掉了纷繁的颜色,但其实不妨在书卷之间嬉游玩耍。
月光明亮,客人们共同享受着花影的映衬,醉梦中你应该会来赴酒宴。
我也寄身于修竹之间,颇感欣慰,能够保持这种清静的性情。

注释:

  • 梅仙:指隐居的梅花仙人,象征隐逸与超然。
  • 疏梅:稀疏的梅花,表现一种清幽、孤寂的气氛。
  • 小轩:小的窗户或小亭子,表示隐秘的居所。
  • 扫除颜色冗:清理杂乱的色彩,暗指去除世俗的繁华。
  • 游戏簿书繁:在书卷中嬉戏,指在读书写字中乐趣无穷。
  • 藏花影:藏匿于花影之中,表现一种幽静的美感。
  • 醉梦:沉醉于梦境中,暗示一种悠然的生活状态。
  • 修竹:修长的竹子,象征高洁与坚韧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字子贞,号李隐,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郑刚中的诗作常夹杂哲理思考,展现出深厚的文化修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郑刚中隐居生活的时期,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他通过梅树、竹子等意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和竹子为主要意象,表达了诗人追求隐逸生活的心境。开篇以“梅仙隐去事难论”引入,显示出诗人对梅仙隐逸生活的赞美与向往,暗示了梅花代表的高洁与清幽。在“故种疏梅隐小轩”中,诗人通过种植疏梅,营造出一个清静的环境,仿佛世外桃源。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转而讨论游戏于书卷之间,表现出他在繁忙的世俗生活中寻找内心宁静的乐趣。“月明客共藏花影”描绘了一幅月光下与友人共饮的美好画面,酒宴与花影的结合,增强了诗的意境,传达出一份淡然与欢愉。

最后两句“我亦寄身修竹里,颇欣成性得存存”总结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了他对修竹生活的满足与欣喜。这种自然的安逸状态,既是对世俗繁华的超脱,也是对内心宁静的一种渴求。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梅仙隐去事难论:梅花的仙人隐居的事难以言说,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2. 故种疏梅隐小轩:因此种下稀疏的梅树,隐匿在小小的轩窗之内,描绘出清幽的生活场景。
  3. 虽似扫除颜色冗:看似清理掉了纷繁的色彩,暗示对世俗的超脱。
  4. 不妨游戏簿书繁:却在书卷中嬉戏,享受读书的乐趣。
  5. 月明客共藏花影:月光明亮,友人们共享花影的乐趣,营造出和谐的氛围。
  6. 醉梦君应到酒尊:在醉梦中期待友人来共饮,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
  7. 我亦寄身修竹里:我也寄身于修竹之间,表达对这种隐逸生活的欣慰。
  8. 颇欣成性得存存:感到非常欣慰,能够保持这种清静的性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仙”比作高洁的隐者,隐喻隐逸生活。
  • 对仗:如“梅仙隐去”与“故种疏梅”,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梅花、竹子、月光等意象,营造出优雅清新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强调了与世无争的安宁和内心的满足。在喧嚣的世俗中,保持一份宁静与纯粹,展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与孤独,代表隐逸与清雅。
  • 竹子:象征坚韧与正直,表现出诗人品格的高尚。
  • 月光:象征宁静与美好,营造出诗意的生活环境。
  • :象征友谊与欢愉,表现诗人对友人聚会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梅仙隐去指的是哪种生活状态?

    • A. 喧嚣繁华
    • B. 隐逸超然
    • C. 繁忙劳作
  2. 诗中提到的“游戏簿书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世俗的厌倦
    • B. 对学习的热爱
    • C. 对豪华生活的追求
  3. “我亦寄身修竹里”一句中,诗人寄身于何处?

    • A. 梅花丛中
    • B. 竹林中
    • C. 酒馆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山中问答》王维:描绘了隐居山林的恬淡生活。

诗词对比

  • 《山中问答》与《拟题黎簿尉梅隐用其韵》
    • 两者均呈现出隐逸生活的理想与追求,但《山中问答》更偏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拟题黎簿尉梅隐用其韵》则更加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修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郑刚中的诗作,供参考与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提供关于古典诗歌的分析与评论。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端正好 端正好 踏莎行 踏莎行 踏莎行 惜春令 惜春令 玉楼春 更漏子 凤栖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立眉瞪眼 穷稔 荦荦 彻首彻尾 祛累 凵字底的字 西风斜阳 包含酬的成语 象牙海岸 隹字旁的字 不知底细 走马灯 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韋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览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