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4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45:44
过九江望匡庐峰
作者: 黄本骐 〔清代〕
踉跄北归志不得,扁舟独棹过浔阳。
匡君抗手远相迓,旗旄列仗排青苍。
凌霄一炷炉烟直,窣地九叠云锦张。
江流转转抱飞黛,窈窕影动晶奁光。
喷薄有情吐奇秀,雕镵无语开混茫。
谪仙永叔久不作,寂寥终古穷篇章。
舟行回复绕山麓,云花帆叶随低昂。
我爱看山山看我,怡然晤对神相忘。
瀑帘千仞挂绝壁,耳根风籁鸣璁珩。
安得一瓢日坐饮,涤荡积痞湔愁肠。
前行灊霍秀遥峙,神风又借辞马当。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北归途中,乘船经过九江浔阳时的心情与所见。诗人因北归的心愿未能实现而踉跄前行,独自一人划着小舟驶过浔阳,远处的匡庐峰仿佛在友好地招手,旗帜在青苍的天空中随风飘扬。高耸入云的山峰上,直冲天际的烟雾袅绕,九叠的云彩如锦绣般铺展。江水蜿蜒环绕着飞扬的山峦,水面倒映着美丽的影像,动人心弦。山水之间,情意绵绵,奇秀的风景惊艳了人心,然而雕刻的景致却显得无言无语,似乎在开阔的天地之间显得渺小。诗人提到谪仙的永叔(王维),他已久不作诗,内心的孤寂与无尽的思索化为无尽的篇章。小舟继续在山麓间行驶,云彩和帆影随着波浪起伏。诗人喜欢看山,而山也在静静地看着他,二者怡然自得,超然忘我。高悬的瀑布如帘子般挂在绝壁上,耳边传来风声如铃响。诗人渴望能有一瓢美酒,坐下来畅饮,洗净内心的烦恼与愁绪。前方的山峦高耸,神秘的风借着诗人的思路继续向前。
黄本骐(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本诗创作于作者北归途中,经过九江时,因未能实现归乡的愿望而感慨万千,借景抒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索。
这首《过九江望匡庐峰》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融合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诗的开头,作者因北归未遂而感到失落,表现出一种踉跄的心境,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接下来的描绘充满生动的意象,匡庐峰如同一位友人,向他招手,充满亲切感。
诗中“凌霄一炷炉烟直,窣地九叠云锦张”展现了鸳鸯的山水风光,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作者在此处将自然的美与心中的情感交融,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江水蜿蜒,倒影摇曳,诗人由此进入了自我反观的状态。他与自然共融,体验着“我爱看山山看我”的和谐,表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最后,诗人希望能有一瓢美酒,洗去内心的烦恼,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热爱。
全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中提到的“匡庐”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武夷山
B. 庐山
C. 泰山
D. 黄山
诗人希望通过哪种方式来洗净内心的烦恼?
A. 读书
B. 旅游
C. 喝酒
D. 写诗
诗中“喷薄有情吐奇秀”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诗人的孤独
C. 对故乡的思念
D. 对友人的怀念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的美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两者都以自然为背景,但黄本骐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王维则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