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离京后作七首

《离京后作七首》

时间: 2025-04-27 01:12:46

诗句

苹芷江边已五年,厌闻风浪打船舷。

南风萧艾荒凉野,时望高丘一慨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2:46

原文展示:

苹芷江边已五年,厌闻风浪打船舷。南风萧艾荒凉野,时望高丘一慨然。

白话文翻译:

在苹芷江边已经度过了五年,厌倦了风浪拍打船舷的声音。南风吹过荒凉的原野,我时常望着高高的山丘,心中感慨万分。

注释:

字词注释:

  • 苹芷:一种水草,此处指江边的植物。
  • 厌闻:厌倦听到。
  • 风浪:江上的风和浪。
  • 船舷:船的侧面。
  • 南风:从南方吹来的风。
  • 萧艾:形容荒凉的样子。
  • 荒凉野:荒凉的原野。
  • 高丘:高高的山丘。
  • 慨然:感慨的样子。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可能作于作者离开京城后的某个时期,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厌倦和对未来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离开京城后的某个时期所作,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厌倦和对未来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江边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苹芷江边五年的生活,表达了对风浪声的厌倦和对荒凉原野的感慨。诗中的“厌闻风浪打船舷”一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单调生活的厌倦,而“南风萧艾荒凉野”则进一步以景抒情,描绘了荒凉的原野和南风的萧瑟,增强了诗歌的孤寂感。最后,“时望高丘一慨然”一句,通过望向高丘的动作,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迷茫,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苹芷江边已五年”:作者在苹芷江边已经度过了五年,这里苹芷象征着江边的环境,五年则强调了时间的漫长。
  2. “厌闻风浪打船舷”:厌倦了风浪拍打船舷的声音,这里风浪和船舷都是具体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单调生活的厌倦。
  3. “南风萧艾荒凉野”:南风吹过荒凉的原野,南风和荒凉野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增强了诗歌的孤寂感。
  4. “时望高丘一慨然”:时常望着高高的山丘,心中感慨万分,高丘是远望的对象,慨然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拟人:“南风萧艾”中的“萧艾”将南风拟人化,形容其带来的荒凉感。
  • 象征:“高丘”象征着远方的希望或未知的未来。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过去生活的厌倦和对未来的感慨。通过对江边生活的描述和对荒凉原野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苹芷:江边的植物,象征着江边的环境。
  • 风浪:江上的风和浪,象征着单调的生活。
  • 南风:从南方吹来的风,象征着荒凉和萧瑟。
  • 荒凉野:荒凉的原野,象征着孤寂和迷茫。
  • 高丘:高高的山丘,象征着远方的希望或未知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厌闻风浪打船舷”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喜爱 B. 厌倦 C. 兴奋 D. 平静
  2. “南风萧艾荒凉野”中的“萧艾”是什么意思? A. 温暖 B. 荒凉 C. 清新 D. 热闹
  3. 诗的最后一句“时望高丘一慨然”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感慨 C. 愤怒 D. 恐惧

答案:

  1. B. 厌倦
  2. B. 荒凉
  3. B. 感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张耒的其他作品,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同样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登高》对比,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高处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的诗歌背景。

相关查询

春夜 句 其二 我爱淳安好 其十一 我爱淳安好 其十 我爱淳安好 其九 我爱淳安好 其八 我爱淳安好 其七 我爱淳安好 其六 我爱淳安好 其五 我爱淳安好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感篆五中 风字旁的字 得不酬失 得胜葫芦 提手旁的字 齐纨鲁缟 亅字旁的字 诊打 巴山蜀水 鱼龙混杂 交颜 失挫 鼻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感受器 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