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3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35:16
原文展示:
鹿邑道中 去岁秋时去,今年秋又来。 浮名何所得,岁月苦相催。
白话文翻译:
去年秋天离开,今年秋天又回来。 追逐虚名得到了什么,岁月却无情地催促着。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这首诗可能是张耒在旅途中所作,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虚名无益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张耒的一次旅行中,经过鹿邑(今河南省鹿邑县)时所作。诗中通过对秋天的反复到来,感叹岁月的无情和虚名的无益,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虚名无益的深刻感慨。首句“去岁秋时去,今年秋又来”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秋天,突出了时间的循环和无情。后两句“浮名何所得,岁月苦相催”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追逐虚名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而岁月却在无情地催促着人们。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人生和时间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时间的流逝和虚名的无益。诗人通过对秋天的反复到来,感叹岁月的无情和虚名的无益,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苏轼 B. 张耒 C. 王安石 D. 欧阳修
诗中提到的“浮名”指的是什么? A. 实在的名声 B. 虚无的名声 C. 好的名声 D. 坏的名声
诗中通过什么来表达时间的流逝? A. 春天的到来 B. 秋天的反复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炎热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