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1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7:02
作者: 郭用中 〔金朝〕
类型: 古诗词
参遍丛林懒出游,
指端孤月照高秋。
大千界里閒窥掌,
不二门中暗点头。
埽地烧香聊自遣,
栽花种竹尽风流。
庄蒙抵死谈齐物,
无物齐时也合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遍游丛林后对外界的懒散心情,指尖的孤月照耀着高秋的夜空。在广阔的天地中,诗人闲适地观察着一切,在不二门的哲理中暗自点头。扫地烧香以消遣时光,栽花种竹则是随意的风流趣味。庄子和蒙子谈论齐物之理,然而在无物的状态中,恰恰是时候也该休息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郭用中,金朝诗人,作品多表现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多受道家思想影响。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金朝时期,诗人或许经历了政治动荡,心中对世事感到疲倦,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愈加热切。
这首诗展现了郭用中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在丛林中的懒散状态,反映了一种对外界的超然与淡泊。孤月照高秋,象征着诗人在孤独中对自我与自然的深入思考。接下来的“大千界里闲窥掌”则表达了他对世界的观察,结合“不二门”的哲理,似乎在寻找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后半部分中的“埽地烧香聊自遣,栽花种竹尽风流”则突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面对繁华世界,他选择了一种自我安慰的生活方式。而结尾的“庄蒙抵死谈齐物,无物齐时也合休”则将诗的思考进一步升华,表明在对道家思想的认同中,诗人感受到一种无物的自由与解脱,这正是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意象与深邃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体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和个体的内心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主题围绕对自然与内心的探寻,借助道家思想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孤月”象征什么?
填空题: 诗人通过“__烧香聊自遣”来表现他的闲适生活。
判断题: “庄蒙抵死谈齐物”中提到的庄子和蒙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