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如梦令

《如梦令》

时间: 2025-05-03 21:12:43

诗句

画阁闲吟玉案,寂寂薰风庭院。

微闷坐花前,独把阑干倚遍。

帘卷,帘卷,秋在桐阴一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2:43

原文展示:

如梦令
画阁闲吟玉案,寂寂薰风庭院。
微闷坐花前,独把阑干倚遍。
帘卷,帘卷,秋在桐阴一半。

白话文翻译:

在画阁中悠闲地吟唱,玉石桌案上静谧无声,庭院里薰风轻轻吹拂。
微微的闷热中坐在花前,独自倚着栏杆,四处观望。
帘子卷起,卷起,秋天的气息在桐树的阴影中一半。

注释:

  • 画阁:装饰精美的楼阁。
  • 闲吟:悠闲地吟唱。
  • 玉案:玉石制的桌案,象征高雅。
  • 薰风:温暖的风。
  • 微闷:略感闷热。
  • 阑干:栏杆,指楼阁的围栏。
  • 帘卷:帘子卷起。
  • 桐阴:桐树的阴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氏,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清新雅致的诗风而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及个人情感,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创作背景:

《如梦令》是武氏在闲暇时的创作,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优雅的庭院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作反映了明代文人追求闲适生活的心态。

诗歌鉴赏:

《如梦令》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清幽雅致的庭院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诗的开头“画阁闲吟玉案,寂寂薰风庭院”,描绘了优雅的环境,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仿佛置身于一个理想的诗意空间。接下来的“微闷坐花前,独把阑干倚遍”,表现了诗人独自品味生活的情景,暗含一种微妙的孤独感,似乎在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最后一句“帘卷,帘卷,秋在桐阴一半”,以一声轻叹,隐喻着时光流逝,秋天的到来。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沉思以及对时光变迁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画阁闲吟玉案:在美丽的阁楼中悠闲吟唱,玉石桌案映衬出高雅的气氛。
  • 寂寂薰风庭院:庭院里充满了温暖的薰风,环境静谧而怡人。
  • 微闷坐花前:在微微的闷热中坐在花前,表现出一种舒适而懒散的状态。
  • 独把阑干倚遍:独自倚着栏杆,四下观望,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思索。
  • 帘卷,帘卷:反复的动作,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秋在桐阴一半:秋天的气息在桐树的阴影中显现,一种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的美好交织。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画阁”、“玉案”等意象,形象化地表达出环境的优雅。
  • 拟人:将秋天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对仗:句与句之间的对称结构,使得诗句更为工整、优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阁:象征着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 薰风:代表了温暖、舒适的自然环境。
  • 花前:暗示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成熟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画阁”指的是什么地方? A. 一种花
    B. 装饰精美的楼阁
    C. 一种乐器

  2. “帘卷”一词在诗中有何意义? A. 表达一种慌乱
    B. 暗示时间的流逝
    C. 形容天气变化

  3. 诗人通过“独把阑干倚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兴奋
    B. 孤独与思索
    C. 快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武氏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但武氏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波动,表现出一种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研究》
  2.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3. 《中国古代文学概论》

相关查询

筑普济堂成述怀七首 其六 筑普济堂成述怀七首 其五 筑普济堂成述怀七首 其四 筑普济堂成述怀七首 其三 筑普济堂成述怀七首 其二 筑普济堂成述怀七首 其一 管社山雪后 南禅遇南楚老僧似有道者因赠以诗二首 其二 南禅遇南楚老僧似有道者因赠以诗二首 其一 戏题滩傍驿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花的词语有哪些 朝钟暮鼓 走之旁的字 难解难分 草字头的字 鱼字旁的字 矩矱绳尺 星宿菜 七十二行 包含炊的词语有哪些 焕然如新 至字旁的字 看文巨眼 项别骓 包含蹄的词语有哪些 头痛治头,足痛治足 丹霞山 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