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更漏子·背江楼

《更漏子·背江楼》

时间: 2025-07-31 20:00:25

诗句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

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

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20:00:25

原文展示:

更漏子·背江楼
作者: 温庭筠 〔唐代〕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
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
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白话文翻译:

在背江楼上,海面上明月皎洁,城墙上角声低沉地呜咽。
堤边的柳树轻轻摇动,岛上的烟雾渐渐朦胧,两行归雁在天际分开。
京口的路上,归来的帆船正好渡过,正是春天即将过去的时节。
银烛的火光快要熄灭,玉绳低垂,一声村里的鸡鸣打破了宁静。

注释:

  • 背江楼:指背靠江边的楼阁,寓意依水而建,景色宜人。
  • 临海月:海边的明月,描绘出夜晚的宁静美好。
  • 城上角声:城墙上的角声,象征着孤独与哀伤。
  • 堤柳动:柳树随风摇动,增添了春日的生机。
  • 岛烟昏:岛上的烟雾弥漫,描绘出朦胧的景象。
  • 两行征雁分:归雁成行飞过,象征着离别与归去。
  • 京口路:指通向京口的渡口,表现归家的希望。
  • 芳菲欲度:芳香的春天即将过去,暗含时间流逝之感。
  • 银烛尽,玉绳低:烛光暗淡,玉绳低垂,暗示夜晚即将结束。
  • 村落鸡:村里的鸡鸣声,象征着一天的开始。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的历史典故,但诗中提到的“归雁”与“村落鸡”均蕴含着深厚的乡愁与对生活的感悟。古人常以雁象征离别与归来,而鸡鸣则常作为晨曦的象征,暗示着新的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66年),字飞卿,号仰止,唐代著名词人,与李煜并称为“词宗”。他以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语言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女性的美丽与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中期,那个时期社会繁荣,文化兴盛。温庭筠的作品多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及人们的情感生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与人们的内心世界。

诗歌鉴赏:

《更漏子·背江楼》是一首描绘夜晚江边美景的词作,温庭筠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出宁静而又充满思乡情愫的氛围。词的开头,通过“背江楼”、“临海月”展示出一种静谧的夜晚景象,月光洒在海面上,显得格外清幽。接着,城上角声的呜咽感,传递出一种孤独与哀愁,仿佛在诉说着离愁别绪。

堤柳摇曳,岛烟朦胧,描绘出春日的生机,却又隐含着即将离去的忧伤。两行归雁飞过,似乎在提醒着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在这幅画面中,京口路和归帆渡则象征着归家的希望与期盼,蕴含着强烈的归属感与温暖。

最后两句描绘夜晚的结束,银烛尽、玉绳低,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继续,而村落鸡鸣则让人们感受到晨曦的来临,带来新的希望与开始。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故乡的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背江楼,临海月:描绘夜晚背靠江边的楼阁,海面上明月的美丽。
  2. 城上角声呜咽:城墙上吹响的角声,传递出孤独和哀伤的情感。
  3. 堤柳动,岛烟昏:柳树随风摇动,岛屿上的烟雾朦胧,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4. 两行征雁分:归雁成行飞过,象征着离别与思乡之情。
  5. 京口路,归帆渡:归家的希望和归帆的意象,暗示着温暖的归属。
  6. 正是芳菲欲度:春天即将过去,暗含了时间的流逝。
  7. 银烛尽,玉绳低:烛光即将熄灭,夜晚的结束,暗示着一天的轮回。
  8. 一声村落鸡:鸡鸣声打破宁静,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角声比作呜咽,表现出孤独感。
  • 拟人:堤柳的动作给予生命,形象生动。
  • 对仗:句式对称,增强了词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情感的氛围。

意象分析:

  • 背江楼:象征着依恋与眷恋。
  • 明月:代表着思念与希望。
  • 角声:传递孤独感与哀愁。
  • 柳树:象征着柔美与生机。
  • 归雁:象征着离别与归来。
  • 鸡鸣:象征着新的开始与生活的继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温庭筠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京口路”指的是?

    • A. 一条繁华的街道
    • B. 通向京口的渡口
    • C. 一条乡村小路
    • D. 一条风景优美的河流
  3. “银烛尽,玉绳低”表达了什么意境?

    • A. 夜晚的结束
    • B. 春天的来临
    • C. 白天的开始
    • D. 节日的欢乐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柳永《雨霖铃》

诗词对比:

  • 温庭筠 vs. 李清照:两位词人都擅长表达情感,但温庭筠更倾向于描绘自然景色与思乡情怀,而李清照则多描写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

以上两位诗人的作品都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展现了各自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温庭筠诗词集》

相关查询

輓王水监 甲子雨次日清明 清溪许希贤自号拙逸为赋四绝 其二 庚辰六月陪谨斋准轩雅山游西禅超师院以柳诗 庚寅秋病得语不复诠次名曰感怀 其二 春锄行 宝剑化 山行 楚翁别五年丙午四月来山中风雨数日因话旧作 落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鼻字旁的字 轮铎 閠字旁的字 刻骨铭心 鹿田 身单力薄 成败 桃弧棘矢 鬼字旁的字 人地两生 鹵字旁的字 包含岱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哪的词语有哪些 脱水 卤字旁的字 偃武觌文 河不出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