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0:51
拟韩吏部射训狐
作者:梅尧臣
黄昏月暗妖鸟鸣,
尨然钝质麤豪声。
凭凶自异立屋角,
潜事觜吻欲我惊。
岂知惯闻此丑狡,
呼集鬼物夸阴狞。
夕盗鸡雏无畏避,
曾遭弹射沉泥坑。
汝今病翼未甚愈,
还作旧态侵平明。
阳乌曈曈出东海,
照汝宜丧胆与精。
何为世人苦憎汝,
汝常盗物资已荣。
傥有弓矢勿污辱,
杀此非得去恶名。
养雏四三已相似,
眼脑实异鸾皇生。
一朝车轮翅堕地,
狐鼠入穴枭党烹。
在黄昏时分,月光暗淡,妖鸟在鸣叫,声音粗犷且憨厚。我看到它凭借凶恶的本性站在屋角,悄悄地用嘴巴想要吓我。谁能想到,习惯听到这种丑陋的狡诈,它们聚集在一起,夸耀自己的阴险和狡诈。晚上,它们无所畏惧地偷鸡雏,曾经遭到过攻击,落入泥坑中。你现在病翼未愈,仍旧保持着旧时的习惯,侵扰明亮的天地。阳光明媚,照耀着你,应该让你失去勇气和精力。为什么世人对你如此厌恶?因为你常常偷窃,已经获得了荣华富贵。如果有弓箭,就不要羞辱你,杀掉你并不能去除恶名。养的小雏鸟已经有四只三只和你相似,但眼睛和头脑却与凤凰不同。一天,车轮落地,狐狸老鼠进入了巢穴,枭鸟被烹饪。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圣俞,号霖水,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宋代,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狐狸和妖鸟的描写,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寄寓了对贪婪与邪恶的批判。
本诗通过描写妖鸟的形象,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与狡诈。诗的开头描述了黄昏时分妖鸟的鸣叫,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阴森的氛围,象征着不安和危机。作者用“尨然钝质”的声音形容妖鸟,既表现了它的粗暴,也暗示了它的危险。接着,诗人以“凭凶自异立屋角”展现妖鸟的凶恶,暗示其狡猾的本性。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指出妖鸟的阴险和狡诈,反映出对社会中邪恶现象的深刻批判。夕阳西下,盗窃的行为无所畏惧,与其所遭遇的惩罚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不公之事的不平。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对比,强调了妖鸟的卑劣与无耻,呼唤人们对其的警惕和对抗。
整首诗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和严谨的结构,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批判,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对妖鸟的细致描写,揭示了社会中贪婪与狡诈的本质,呼唤人们对邪恶的警惕与反抗,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妖鸟”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哪些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梅尧臣的《拟韩吏部射训狐》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反映了社会现象,但梅尧臣更侧重于对邪恶的揭示,而杜甫则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通过细致的意象和情感渲染,两首诗都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