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2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29:22
安得采虚石,师道欲吾广。虽然成术业,曾不计少长。孔孟久已亡,富贵得亦傥。後生不闻义,前辈惧为党。退之昔独传,力振功不赏。舌吻张洪锺,小大扣必响。近世复泯灭,务觉多忽怳。今子诚有志,方驾已楼枉。自惭怀道浅,所得可下上。正如种青松,而欲托朽壤。典丹皆可寻,圣言皆可仰。幸无增我过,此语固不爽。
我何以能采得虚无的石头,想要广泛传播师道。虽然我已经掌握了一些技术,但从未计较过自己的成就和地位。孔子和孟子早已去世,富贵也不过是偶然。年轻人不懂义理,前辈们也害怕形成派系。退之(指韩愈)当年独自传授,努力的成果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舌头和洪钟的撞击,小的和大的声响都必然会有回应。近来世道又逐渐没落,大家都变得迷茫而困惑。如今你们确实有志向,但驾驭的方向却已偏离。自己感到道德修养浅薄,所得的知识也不过是低下的。就像种下青松,却希望它扎根在腐朽的土壤中。经典的丹书都是可以寻觅的,圣贤的教诲也都是可以仰望的。幸好我没有增加自己的过错,这句话自然是正确的。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圣俞,号青原,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是“诗中之王”的代表之一。他提倡从自然中寻找诗的灵感,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士人们面临着传统与现实的冲突,作者借诗表达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与对理想的追求。
梅尧臣的《依韵和刘敞秀才》是一首深刻反映时代变迁与士人心态的诗。通过对师道的渴望与自我反省,诗人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执着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提到“孔孟久已亡”,这句道出了儒家思想的衰落,年轻人对义理的无知使得古典文化的传承变得愈发艰难。同时,诗人对前辈的敬畏与对后辈的忧虑交织,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情感。诗中“舌吻张洪锺”形象生动,表达了无论大小事物都应有相应的反响,象征着知识与道德的相互影响。最后,借用“种青松而欲托朽壤”的比喻,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感受。整首诗在字句之间流露出一种深邃的哲理,鼓励人们在传承中创新,保持一份清醒的自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师道的渴望与反思,揭示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对现状的忧虑,强调了士人应有的责任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孔孟”指的是哪两位思想家?
诗中提到“舌吻张洪锺”,这句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