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8:26
自昔称王谢,于今亦盛门。
尚看珠树秀,应见玉麟存。
书史辛勤学,文章苦死论。
都然莫施设,恨向九原吞。
从前王谢家声誉显赫,现在依然是名门望族。
希望能看到珠树的秀美,应该也能见到玉麟的存在。
在书法和史学上辛勤学习,文章创作上却遭受了许多苦难。
然而都没有施展的机会,惋惜只好被埋没在九泉之下。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香山,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诗词与词。为人清白正直,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关怀为主,风格质朴自然。
《送鲁玉太博挽词三首 其二》是梅尧臣为鲁玉太博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追思。鲁玉太博在当时有着显赫的地位,诗中通过对比王谢家族的辉煌与鲁玉太博的才华来抒发惋惜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王谢家族的提及,展示了古代名门望族的光辉形象,并引出对鲁玉太博的追思。诗中用“珠树秀”和“玉麟存”来比喻鲁玉太博的才华,传达出对其能力的赞美和对其早逝的无奈。诗人通过对书史的辛勤学习和文章的艰苦创作,表达了对鲁玉太博才华未能施展的惋惜之情。最后一句“恨向九原吞”更是将对逝者的哀痛情感推向高潮,表达出对逝去生命的深切怀念和对未能成就伟业的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对逝者的追忆,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追忆逝者鲁玉太博,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杰出才华未能施展的深切惋惜。
王谢家族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九原”指的是什么?
对比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者都表达了对朋友的珍重与惜别,但梅尧臣的诗更加强调对才华未能施展的惋惜,而王维则侧重于对友谊的珍惜与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