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鲁玉太博挽词三首 其二

《送鲁玉太博挽词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4 03:38:26

诗句

自昔称王谢,于今亦盛门。

尚看珠树秀,应见玉麟存。

书史辛勤学,文章苦死论。

都然莫施设,恨向九原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8:26

原文展示

自昔称王谢,于今亦盛门。
尚看珠树秀,应见玉麟存。
书史辛勤学,文章苦死论。
都然莫施设,恨向九原吞。

白话文翻译

从前王谢家声誉显赫,现在依然是名门望族。
希望能看到珠树的秀美,应该也能见到玉麟的存在。
在书法和史学上辛勤学习,文章创作上却遭受了许多苦难。
然而都没有施展的机会,惋惜只好被埋没在九泉之下。

注释

  • 王谢:指王氏和谢氏两大家族,历史上名门望族。
  • 珠树:比喻美好的事物或高贵的家世。
  • 玉麟: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稀世之才。
  • 书史:指学习书法和历史。
  • 九原:指坟墓,意为死后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香山,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诗词与词。为人清白正直,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关怀为主,风格质朴自然。

创作背景

《送鲁玉太博挽词三首 其二》是梅尧臣为鲁玉太博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追思。鲁玉太博在当时有着显赫的地位,诗中通过对比王谢家族的辉煌与鲁玉太博的才华来抒发惋惜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王谢家族的提及,展示了古代名门望族的光辉形象,并引出对鲁玉太博的追思。诗中用“珠树秀”和“玉麟存”来比喻鲁玉太博的才华,传达出对其能力的赞美和对其早逝的无奈。诗人通过对书史的辛勤学习和文章的艰苦创作,表达了对鲁玉太博才华未能施展的惋惜之情。最后一句“恨向九原吞”更是将对逝者的哀痛情感推向高潮,表达出对逝去生命的深切怀念和对未能成就伟业的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对逝者的追忆,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昔称王谢:提及历史上王谢家族的光辉。
  2. 于今亦盛门:表明当今社会仍有显赫的家族。
  3. 尚看珠树秀:期待看到美好事物的存在。
  4. 应见玉麟存:希望能见到杰出人才的存在。
  5. 书史辛勤学:指自己在书法和历史方面的努力。
  6. 文章苦死论:表达写作过程中的艰辛。
  7. 都然莫施设:虽有才华,却无法施展。
  8. 恨向九原吞:惋惜才华被埋没在阴间。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珠树”和“玉麟”来比喻人的才华和高贵的品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追忆逝者鲁玉太博,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杰出才华未能施展的深切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王谢:象征显赫的家族和历史。
  • 珠树:象征美好、高贵的事物。
  • 玉麟:象征才华横溢的人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谢家族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普通人家
    • B. 显赫的名门望族
    • C. 亡国之君
    • D. 学者群体
  2. 诗中“九原”指的是什么?

    • A. 书本
    • B. 墓地
    • C. 远方
    • D. 天空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者都表达了对朋友的珍重与惜别,但梅尧臣的诗更加强调对才华未能施展的惋惜,而王维则侧重于对友谊的珍惜与美好回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集》
  • 相关研究文章和论文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探芳信(和草窗西湖春感词) 探芳信·庚午清明林子有招飞翠轩看杏花 探芳信 烘豆 探芳信·午日重到荷池同邹太史泰和 探芳信·送故人出游 探芳信·闻官军受挫,神话愈奇 探芳信(贺麓翁秘阁满月) 探芳信(麓翁小园早饮,客供棋事琴事) 剔银灯 题袁子才先生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顾纫秋夫人摹本 剔银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盘器 有志竟成 弋字旁的字 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三日仆射 丨字旁的字 太庙 赳赳雄断 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凵字底的字 绞丝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横戮 礼贽 文字狱 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寻察 万物之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