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7:01
水调歌头(元日投宿博山寺,见者惊叹其老)
作者:辛弃疾
头白齿牙缺,君勿笑衰翁。
无穷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
臭腐神奇俱尽,贵贱贤愚等耳,
造物也儿童。
老佛更堪笑,谈妙说虚空。
坐堆,行答飒,立龙钟。
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蒙鸿。
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盘狭路,
拄杖倚墙东。
老境何所似,只与少年同。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年老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白发苍苍、牙齿缺失,不要笑我这个衰老的老人。无论是古今天地,人在其中都是微不足道的存在。腐朽与神奇都已经消逝,贵贱和贤愚也没有区别,造物主就像个孩子。老佛更是值得一笑,谈论妙理与虚空。坐着堆酒,走动时飘飘然,站得像个老龙钟。有时喝三两杯淡酒,醉得像鸿雁一样。四十九年前的往事,犹如一百八盘狭窄的路,拄着拐杖倚靠在墙边。老境到底像什么呢?不过是跟年轻时一样而已。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词人,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的词风豪放、激昂,常以报国之情和个人情感相结合,作品充满了浓厚的爱国情怀。
这首诗作于辛弃疾晚年,他在博山寺投宿时,见到自己年老的样子,感慨万千。这首诗抒发了对衰老的无奈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达观的态度。
《水调歌头》以轻松而又深沉的语调描绘了诗人对衰老的反思。开头两句以自谦的方式引入,诗人虽年老,却不愿被世俗的眼光所定义,表现了一种不屈服于年龄的精神。接下来的“无穷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显示出诗人对人类存在的思考,强调人在宇宙中的渺小,反映出对人生的哲学思辨。
在“臭腐神奇俱尽,贵贱贤愚等耳,造物也儿童”中,诗人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生死与世俗,似乎在告诉我们,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最终都将归于平凡。老佛的笑谈增添了几分幽默,显示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豁达。
最后几句以“老境何所似,只与少年同”作结,既是对过往的怀念,也是对现实的接受,体现出一种与年轻时的心态相一致的洒脱与从容。这种情感的传达,使得整首诗在感慨中透出一种生命的智慧,让人深思。
整首诗围绕衰老与人生的主题展开,通过对比与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与豁达态度。诗人以轻松幽默的口吻,接受了衰老这一不可避免的现实,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智慧。
诗人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年老的看法?
A. 自嘲
B. 懊悔
C. 愤怒
D. 忧伤
“臭腐神奇俱尽”一句中,强调了什么?
A. 人生的无常
B. 财富的价值
C. 年龄的秘密
D. 时间的流逝
诗中提到的“老佛”是指什么?
A. 一种神秘的力量
B. 一位高人
C. 一位亲人
D. 一种虚幻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对比,辛弃疾的《水调歌头》更为沉静和哲思,李白的诗歌则更为豪放与奔放。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风格迥异,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