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1:32
沁园春·甲子相高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甲子相高,亥首曾疑,绛县老人。
看长身玉立,鹤般风度,方颐须磔,虎样精神。
文烂卿云,诗凌鲍谢,笔势駸駸更右军。
浑馀事,羡仙都梦觉,金阙名存。
门前父老忻忻。焕奎阁新褒沼语温。
记他年帷幄,须依日月,只今剑履,快上星辰。
人道阴功,天教多寿,看到貂蝉七叶孙。
君家里,是几枝丹桂,几树灵椿。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可能是指辛弃疾自己)的形象,他身材高大,气质如鹤,精神如虎。文笔如同王羲之,诗才胜过鲍照和谢灵运,笔势更是流畅自如。诗人羡慕那种沉醉于仙梦的生活,门前的老人们都满脸欢喜,焕奎阁的新诗语温暖人心。回忆往年,他在帷幄中谋划,仰望日月,而今他手握剑履,想要快意人生,直上星辰。人们都说他有阴德,天命长寿,看到的都是貂蝉和七叶孙这样的美好。问君家中,几株丹桂和灵椿呢?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抗金将领。他的词风豪放激昂,兼具婉约之美,作品多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辛弃疾的晚年,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诗中展现出一种成熟的自信和对过往辉煌的回忆,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沁园春·甲子相高》以其豪放的词风、深邃的意境而著称。诗中的主人公不仅是辛弃疾自身的写照,更是一代文人的象征。他高大的身材、鹤般的风度和虎样的精神,都体现出一种英雄气概和不屈的意志。词中提到的“文烂卿云,诗凌鲍谢”则将他与历史上著名的文人进行了对照,显示出他在文艺上的自信与自豪。
整首词不仅仅是对于个人成就的回顾,更是一种对生活理想的追求。通过“人道阴功,天教多寿”的描写,辛弃疾展现了对长寿与美好生活的期待,同时也在问君家里是否还有那几株象征美好的丹桂与灵椿,意指对后代的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绛县”指的是哪里?
a) 江苏
b) 四川
c) 山东
d) 安徽
答案: a) 江苏
诗中“羡仙都梦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现实的逃避
b) 对仙境的向往
c) 对家庭的思念
d) 对战斗的渴望
答案: b) 对仙境的向往
“文烂卿云”中的“卿云”是谁?
a) 王羲之
b) 鲍照
c) 谢灵运
d) 辛弃疾
答案: a) 王羲之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