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3:32
满江红
作者: 端木埰 〔清代〕
野寺荒灯,听飒飒秋风惊乍。想儒将风流洒落,戎机整暇。
异世同符伊并吕,齐声合拟骚和雅。待评论三代下人材,我三也。
同赤手,支倾厦。军声震,撼屋瓦。痛衰朝耻恨,一般难洒。
无命关张纷去已,并时浚桧何为者。对崇祠古墨想英姿,泪倾泻。
在荒凉的寺庙里,昏暗的灯光下,听着秋风呼啸而来,令人心惊。回想起那些儒雅的将领们,他们的风流才气仿佛洒落在这段悠长的戎马生涯中。历史的长河中,伊尹与吕望同样出色,大家齐声歌唱,吟咏骚体的雅韵。我们来评论三代时期的人才,我也算是其中之一。
同样空手而来,支撑着倾斜的屋檐。军中号角声震耳欲聋,仿佛要撼动屋瓦。满腔的痛苦与恨意,无法洒脱。那些在命运面前挣扎的英才们,已经纷纷离去,何苦再去追寻那些已逝的梦想?在对着崇高的祠堂与古老的墨迹,想象着昔日英雄的英姿,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作者介绍:端木埰,清代诗人,生于乱世,饱受战乱之苦,作品多反映对国家、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人物的追忆。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清朝末年,国家动荡不安,诗人以古代英雄人物为引,表达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与对历史的沉思。
《满江红》通过描绘秋风中的荒凉寺庙,运用对比手法,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诗中通过古代贤人的提及,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与对历史的追忆。诗人对三代人才的评论,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的无奈。诗中反复出现的“痛”字,充分展示了他对当下社会的深刻失望。尽管身处乱世,诗人却依然保持着对英雄的向往与敬仰,最后以泪水流淌的意象结束,传达出一种无奈和痛苦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铿锵,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胸怀与才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出对历史英雄的追忆与对当下困境的不满,展现了诗人对人才的渴望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儒将”是指什么?
诗人对三代下的人才有何看法?
诗中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