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寒露同李洗松宿方塘书舍

《寒露同李洗松宿方塘书舍》

时间: 2025-05-02 04:41:18

诗句

露重怜今夕,秋深试薄寒。

溪声乱篱落,月色动柴关。

菊密欲藏径,花娇故傍栏。

相看疑梦寐,秉烛问更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1:18

原文展示

寒露同李洗松宿方塘书舍
作者:邱云霄 〔明代〕

露重怜今夕,秋深试薄寒。
溪声乱篱落,月色动柴关。
菊密欲藏径,花娇故傍栏。
相看疑梦寐,秉烛问更阑。

白话文翻译

今夜的露水沉重,让人怜惜;秋季已深,试着感受一丝寒意。
溪水的声音打破了篱笆的宁静,月光照动了柴门的影子。
菊花繁密,似乎想躲避小径,花儿娇艳,却故意依偎在栏杆旁。
我们互相凝视,仿佛在梦中,点燃蜡烛询问已到更深的时刻。

注释

  • 露重:指露水很重,象征着秋天的寒冷。
  • 秋深:秋季已深,表示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
  • 溪声:溪水流动的声音,传递自然的气息。
  • 篱落:篱笆,农田中的一种围栏。
  • 菊密:菊花生长得很密集。
  • 更阑:夜深时分,指更晚的时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邱云霄,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寒露时节,诗人和友人李洗松在方塘的书舍中共度秋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宁静场景,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品味生活、感受自然的情感。首句“露重怜今夕”直接点明了时节,透过露水的沉重感,渗透出一丝忧伤。随着秋季的深入,寒气渐浓,诗人用“试薄寒”反映出对气候变化的敏感与思考。随后,诗人描绘了周围环境的细节:溪水的声音、月光的变化,展现出一种生动而又宁静的气氛,仿佛一幅秋夜的山水画。

在后两句中,诗人通过描写菊花的生长状态,暗示了友人之间的情谊与互相依偎的温暖。最后一句“相看疑梦寐”,更是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推向高潮,反映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深厚的友谊和对自然的深刻体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露重怜今夕:露水沉重,令人怜惜,感受到秋天的寒意。
    • 秋深试薄寒:秋天已经很深,试着感受这种微薄的寒冷。
    • 溪声乱篱落:溪水的声音打破了篱笆的宁静,传达出动感。
    • 月色动柴关:月光照耀下,柴门的影子似乎在移动。
    • 菊密欲藏径:菊花生长得很密,似乎想要掩盖小径。
    • 花娇故傍栏:花儿娇艳,却故意在栏杆旁停留。
    • 相看疑梦寐:彼此凝视,仿佛在梦中。
    • 秉烛问更阑:点蜡烛询问已到深夜。
  • 修辞手法

    • 拟人:溪声和月色被赋予了动感,使环境更具生气。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自然美的细致观察,传达出一种宁静、温馨的秋夜氛围。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秋天的寒冷和清新。
  • :代表宁静与思考,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 :象征着坚韧与高洁,体现了秋季的美丽与生命的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露重”主要是指什么?

    • A. 露水多
    • B. 露水重
    • C. 露水清
    • D. 露水轻
  2. “菊密欲藏径”中的“藏”字意为?

    • A. 隐藏
    • B. 埋藏
    • C. 藏匿
    • D. 藏在
  3. 整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场景?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也描写了月夜的宁静,但更多地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而邱云霄的诗则侧重于友谊和自然的感受,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寻梅 转调蝶恋花/蝶恋花 临江仙 满庭芳 满庭芳 柳初新 天仙子 菩萨蛮 诉衷情 汉宫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香字旁的字 异人同辞 尢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阜字旁的字 昏放 回惊作喜 参辰日月 奇嶷 泪踪 豆字旁的字 南八 遗华反质 杏雨梨云 养结尾的成语 怏怏不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