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5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59:25
疏林依古渡,故国绕长川。
去水乱缠石,遥山翠贴天。
山猿堪有泪,沙鸟愧閒眠。
何处传羌篴,偏能到客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边的晚景:稀疏的树林依偎在古老的渡口,故乡的河流环绕着长长的山川。水流在石头间奔腾而过,远处的山峦与天色相接,显得苍翠欲滴。山中的猿猴似乎在流泪,而沙鸟则因闲适而感到羞愧。哪里可以听到羌笛的传来声响,偏偏能飘到客人的身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羌篴”,是指羌族的船,这可能与历史上羌族的生活习性、地域有关,表现出对远方和故乡的思念。
作者介绍: 邱云霄,明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江晚》创作于明代,可能与作者的游历经历及对故乡的思念有关。此时社会动荡,许多文人通过诗歌表达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热爱。
《江晚》以优美的自然景观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中描绘的意象如“疏林”、“古渡”、“故国”、“长川”等,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江边晚景画。诗人通过水流缠石、山猿流泪、沙鸟闲眠等生动的描写,赋予了自然以情感,使得整个诗篇充满了人文气息。
诗中的“山猿堪有泪”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思乡情结,而“沙鸟愧闲眠”则表现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羡慕。最后一句“何处传羌篴,偏能到客边”,则隐含了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显示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回归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那份对故乡的深情与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寄托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情的关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古渡”指的是:
A. 新建的渡口
B. 老旧的渡口
C. 一个繁忙的港口
D. 一处风景区
“山猿堪有泪”中的“山猿”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忧伤
D. 平静
诗中提到的“羌篴”来自哪个民族?
A. 汉族
B. 满族
C. 藏族
D. 羌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但邱云霄的诗更加强调了个人情感的流露,而王维则更注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