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鹊桥仙 观接牡丹

《鹊桥仙 观接牡丹》

时间: 2025-05-07 10:11:08

诗句

栽时白露,开时谷雨。

培养工夫良苦。

闲园消息阿谁传,算只是、司花说与。

寒梢一拂,芳心寸许。

点破凡根宿土。

不知魏紫是姚黄,到来岁、春风看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1:08

原文展示:

《鹊桥仙 观接牡丹》
作者: 刘敏中 〔元代〕

栽时白露,开时谷雨。
培养工夫良苦。
闲园消息阿谁传,
算只是司花说与。
寒梢一拂,芳心寸许。
点破凡根宿土。
不知魏紫是姚黄,
到来岁春风看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的意思是:
栽种牡丹时是在白露节气,开花时则是谷雨。
为了这花的成长,付出了不少辛勤的努力。
闲散的园中,谁来传递这个消息呢?
大概只是花卉的管理者在告诉我们。
在寒冷的枝头轻轻一拂,
花蕾的芳心也才露出一寸。
打破了凡俗的根基,
不知魏紫和姚黄的不同,
明年春风来时再去观赏吧。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露:农历节气,指每年阳历9月初,天气逐渐转凉,露水增多。
  • 谷雨:农历节气,指每年阳历4月中旬,意味着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适合农作物生长。
  • 司花:指掌管花卉的管理者。
  • 寒梢:指寒冷的树枝。
  • 魏紫姚黄:指两种著名的牡丹品种,魏紫为紫色品种,姚黄为黄色品种。

典故解析:

  • 魏紫、姚黄:这两种牡丹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牡丹亭》中有提及,象征着不同的美丽与品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敏中是元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厚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对牡丹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崇敬与依赖。


诗歌鉴赏:

《鹊桥仙 观接牡丹》通过对牡丹生长过程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首句“栽时白露,开时谷雨”直接点明了牡丹的生长周期,传达出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理解。接下来的“培养工夫良苦”则突出了种植的辛劳,既是对牡丹的赞美,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闲园消息阿谁传”中,诗人引发了对花的期待和渴望,充满了生活的哲思。而“寒梢一拂,芳心寸许”,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天的来临,象征着希望与新生。后面的“不知魏紫是姚黄”更是以牡丹的品种差异,表现了诗人对美的不同理解与追求。

整首词在情感上充满了对生命的赞美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对牡丹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栽时白露,开时谷雨。:说明牡丹的栽种与开花时节,表现出自然规律。
  • 培养工夫良苦。:强调种植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与心血。
  • 闲园消息阿谁传,算只是司花说与。:引发对花的期待与渴望,暗示花的消息仅由管理者传递。
  • 寒梢一拂,芳心寸许。:描绘春天的来临,象征希望与新生。
  • 点破凡根宿土。:暗示打破旧有的局限,迎接新的生机。
  • 不知魏紫是姚黄,到来岁春风看取。:表现出对美的不同理解和期待,鼓励人们珍惜春天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芳心寸许”意指花蕾初露,富有生动形象。
  • 拟人:将花的生长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和生命。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未来美好事物的期待与珍惜,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露、谷雨:象征自然节律与生命的起源。
  • 寒梢、芳心: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希望。
  • 魏紫、姚黄:象征不同的美与个性,代表了对美的不同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牡丹在什么节气栽种?

    • A. 春分
    • B. 白露
    • C. 秋分
    • D. 夏至
  2. “寒梢一拂,芳心寸许”中“芳心”指的是:

    • A. 花蕾
    • B. 树叶
    • C. 土壤
    • D. 藤蔓
  3. 诗中提到的两个牡丹品种是哪个?

    • A. 李白与杜甫
    • B. 魏紫与姚黄
    • C. 红梅与白梅
    • D. 黄菊与紫菊

答案:

  1. B. 白露
  2. A. 花蕾
  3. B. 魏紫与姚黄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描写自然与人情的诗作。
  • 杜甫《春望》:表现对春天的感慨与期待。

诗词对比:

  • 比较刘敏中的这首词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前者更侧重于花的生长与生命的期待,后者则更多体现孤独与思乡之情,展现出各自的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元代诗词选》
  2. 《古典诗词鉴赏》
  3. 《唐诗三百首》
  4. 《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上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该首诗的背景和艺术魅力。

相关查询

相和歌辞。估客乐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 谕宝二首 杂曲歌辞。出门行 楚歌十首(江陵时作) 虫豸诗。浮尘子(三首) 落月 咏廿四气诗 小暑六月节 晚春 独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人心叵测 食字旁的字 朽木不雕,粪墙不圬 借代 提手旁的字 履尚 心慌意急 幾字旁的字 八旗制度 走遍天涯 山字旁的字 庭无留事 求大同,存小异 止字旁的字 包含拣的成语 花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