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4:32
尊前云起,望中烟合,是处离愁如织。
烟云明日又相逢,怎便把人儿分劈。
轻箫屡咽,好花频落,也为今朝珍惜。
纵然沉醉不知离,酒醒后如何过得。
在你面前云雾缭绕,远望烟霭相聚,四周都是离别的愁绪如同织成的网。
明天的烟云中我们又能相逢,但为何要将人分开呢?
轻柔的箫声时常让人心痛,盛开的花朵频频凋落,也只能为今天的相聚而珍惜。
即使沉醉其中不知离别的痛苦,酒醒后又该如何面对呢?
这首诗表达了离别时的愁苦与珍惜,常见于古代诗词中。离别这一主题在中国古诗中屡见不鲜,尤其是在送别的场合中。诗中提到的“轻箫”与“好花”,不仅是音响与景色的描绘,也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短暂与脆弱。
作者介绍:陈世祥,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而细腻,常用生动的意象抒发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送别的场合,可能是诗人亲友即将分别,抒发对离别的惆怅与不舍,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亲情与友情的重视。
《鹊桥仙 送别》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渲染,表达了离别的忧伤与珍惜的心情。开篇以“尊前云起,望中烟合”引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离别的无奈与伤感。接着,诗人通过“烟云明日又相逢”表达出希望与无奈的交织,令人感受到即使未来有重逢的可能,但此刻的分别依然令人心痛。
在“轻箫屡咽,好花频落”中,诗人用音乐与花朵的意象,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愁绪。音乐的哀伤与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短暂,令人倍感珍惜。这种珍惜不仅是对当下的理解,更是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
最后一句“纵然沉醉不知离,酒醒后如何过得”,将情感推向高潮。即使在醉酒中可以暂时忘却离别,但酒醒后又该如何面对现实?这一句令人深思,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离别时的脆弱与无助。
整首诗通过音乐与自然的意象,成功地表达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迷茫,展现出一种深刻的人生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反映出对人生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轻箫屡咽”指的是什么?
“纵然沉醉不知离”的意思是?
诗中强调珍惜的是哪个时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内容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鹊桥仙 送别》的诗意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