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5:2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5:29:50
作者:李锴 〔清代〕
长相思,无已时,昨日今日梦见之。
秋光荧荧夜将半,杂花向人各零乱。
玉漏无声转星汉,黄姑织女遥相盼。
春不得而承春,秋不得而承秋。
如何寸心上,愁罢复添愁。
长久的思念,无尽的时光,昨日和今天都在梦中见到了你。
秋天的光辉微弱,夜晚已近一半,杂乱的花朵向人散落。
时间的滴漏无声地转动着银河,黄姑和织女在遥遥相望。
春天无法承接春天,秋天无法承接秋天。
我这寸心该如何,愁已消散又再增添愁绪。
作者介绍:李锴,清代诗人,生于1760年,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赞誉。他的诗歌多描写爱情、思乡与自然,情感真挚,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锴对爱人深切思念之时,表达了他对时间流逝与爱情长久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与孤独的普遍感悟。
《长相思》是一首充满浓厚情感的古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感慨。首句“长相思,无已时”便明确了诗的主题——对爱情的永恒思念。接下来的描写通过秋光的微弱,夜晚的渐深,营造出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氛围,反映出内心的愁苦与不安。
“玉漏无声转星汉”一句,将时间的流逝与银河的浩瀚结合,似乎在暗示着爱情在宇宙中的渺小与脆弱。黄姑织女遥相盼的意象,则进一步加强了对恋人之间隔阂的描绘,渗透出一种无奈的期盼与情感的拉扯。
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往昔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无奈。最后一句“如何寸心上,愁罢复添愁”以问句形式收尾,深刻而又含蓄地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尽思念和无法排解的愁苦,令读者感同身受,余韵悠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集中表现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探索了时间与情感的关系,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与对美好爱情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长相思,无已时”中“无已时”的意思是什么?
“黄姑织女”中的“黄姑”指的是谁?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