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8:47
原文展示:
送临武雷令 其二 张栻 〔宋代〕 去路连崇岭,扁舟上涨涛。 不违将母愿,敢叹独贤劳。 境静归凫雁,庭空长艾蒿。 不妨频拄颊,千里寄风骚。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离开的路途连接着崇山峻岭,小船在汹涌的波涛中上升。不违背照顾母亲的愿望,怎敢独自叹息自己的辛劳。环境宁静,野鸭和大雁归来,庭院空旷,艾蒿生长。不妨频繁地托腮沉思,千里之外传递着文人的风雅。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文学家、哲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其诗文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此诗为送别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感慨和对友人辛劳的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诗为送别临武雷令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离别的路途和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感慨和对友人辛劳的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路途和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感慨和对友人辛劳的理解。诗中“去路连崇岭,扁舟上涨涛”描绘了离别的艰辛和波涛汹涌的景象,象征着友人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而“不违将母愿,敢叹独贤劳”则表达了对友人辛劳的理解和同情。最后两句“不妨频拄颊,千里寄风骚”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希望友人能够在远方保持文人的风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友人离去的感慨和对友人辛劳的理解,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去路连崇岭”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离别的路途 B. 友人的家园 C. 友人的辛劳 D. 友人的风雅 答案:A
诗中“不违将母愿,敢叹独贤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友人的同情 C. 对友人的祝福 D. 对友人的理解 答案:D
诗中“不妨频拄颊,千里寄风骚”表达了什么愿望? A. 希望友人保持文人的风雅 B. 希望友人早日归来 C. 希望友人不再辛劳 D. 希望友人不再思念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