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昨过漕台庭前茶醾盛开已而詹体仁海棠和章及

《昨过漕台庭前茶醾盛开已而詹体仁海棠和章及》

时间: 2025-05-07 23:39:24

诗句

玉立春深雪不如,生香透骨雪应无。

莫遣飘零杂尘土,芬芳留入碧琳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9:24

原文展示

玉立春深雪不如,生香透骨雪应无。莫遣飘零杂尘土,芬芳留入碧琳腴。

白话文翻译

春天里,花朵玉立,雪的洁白也不如它;香气透骨,雪中应无此香。不要让花瓣飘零混入尘土,让芬芳留存于碧玉般的润泽之中。

注释

  • 玉立:形容花木挺拔美丽。
  • 生香透骨:形容花香非常浓郁,仿佛能渗透到骨髓里。
  • 碧琳腴:指碧玉般的润泽,这里比喻花的芬芳和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张栻在春天观赏茶醾花时所作,表达了对花美的赞美和对花香的留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茶醾花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首句“玉立春深雪不如”,以雪为对比,突出了花的洁白与美丽。次句“生香透骨雪应无”,进一步以雪的无香来衬托花的香气,形象生动。后两句“莫遣飘零杂尘土,芬芳留入碧琳腴”,则表达了对花瓣飘零的惋惜和对花香留存的期望,情感细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张栻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和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立春深雪不如:以“玉立”形容花木的挺拔美丽,用“雪不如”来强调花的洁白胜过雪。
  2. 生香透骨雪应无:用“生香透骨”形容花香浓郁,用“雪应无”来对比雪的无香,突出花的香气。
  3. 莫遣飘零杂尘土:表达了对花瓣飘零的惋惜,希望花瓣不要混入尘土。
  4. 芬芳留入碧琳腴:希望花的芬芳能够留存,用“碧琳腴”比喻花的美丽和芬芳。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玉立”比喻花木的美丽,用“碧琳腴”比喻花的芬芳和美丽。
  • 对比:用雪的洁白和无香来对比花的美丽和香气。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春天花木美丽的赞美和对花香留存的期望,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立:形容花木的挺拔美丽。
  • 生香透骨:形容花香浓郁。
  • 碧琳腴:比喻花的美丽和芬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立春深雪不如”中的“玉立”形容的是什么? A. 雪 B. 花 C. 树 D. 山

  2. 诗中“生香透骨雪应无”表达了什么? A. 雪的香气 B. 花的香气 C. 雪的无香 D. 花的无香

  3. 诗中“芬芳留入碧琳腴”中的“碧琳腴”比喻的是什么? A. 雪 B. 花 C. 树 D. 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春日》:同样描绘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对自然美的热爱和珍惜。

诗词对比

  • 张栻《昨过漕台庭前茶醾盛开已而詹体仁海棠和章及》与朱熹《春日》: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张栻的诗更注重对花香的描绘,而朱熹的诗则更注重对春天气息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栻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寄丁明府 九日登越秀山 九日感事三首 其三 九日赠史同知二首 其二 九日与诸君饮 九日限韵 其三 九日青阳道中呈张主簿 九日发淮康 九日惟敬置酒与张刘管张四山人同赋 九日偕成均同官北山登高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厄字旁的字 撞倒南墙 捉风捕月 鸡刀 长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雀目鼠步 人字头的字 属辞 屮字旁的字 有国难投 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惇信明义 渔翁得利 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遍体鳞伤 探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