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2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7:13
壶中天 游南埭草堂,观白皮松作,似琢丈慧殊念孝
作者: 姚鹓雏 〔近代〕
烘晴红紫,笑春风不到,千年乔木。
化作玉龙仍偃蹇,破壁将飞还伏。
卷地涛残,倚天霜坼,空有云相逐。
槎丫冰雪,旧时鸾鹤曾宿。
遥念绣虎摛文,仙蟫食字,馀韵谁能续。
换劫池亭寒雨外,仄径苔钱凄绿。
钗落钩衣,根欹碍屐,欲去频凝瞩。
主人知否,悄然来似看竹。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阳光明媚的景象,然而春风却未能抵达这片千年古木所在的地方。古木变幻成玉龙,依然在静静地卧着,似乎要从破壁中飞出。地面的浪涛残留,天边的霜气凋零,空中只有云彩在不断追逐。松树的一枝一叶中,曾经有过鸾鸟和仙鹤的栖息。诗人遥想那绣虎的文样,似乎听到仙蟫在吃字,余下的韵味又有谁能继承?在池亭外寒雨中,蜿蜒的小径上苔藓的颜色显得凄凉。耳边听到钗子落地,衣裳的钩子被根部挡住,想要离开却频频驻足凝视。主人是否知道,来访者悄然如同在观竹般安静。
姚鹓雏,近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为题材,体现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本诗创作于游览南埭草堂之际,借助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以及个人情感的思考。草堂作为一个文化象征,承载着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追忆。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描绘了春日的美好景象,然而其背后却隐含着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在描绘千年古木的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的追忆,古木如同承载着岁月的记忆,象征着永恒与变迁。诗中提到的“玉龙”与“云相逐”,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暗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整首诗的结构层次分明,先描绘外在的自然景象,再引入个人的内心感受。通过对“寒雨”“苔钱”等意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进一步增强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之情。诗的最后一联则通过对“主人知否”的提问,传达出一种孤独感,仿佛在提醒我们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这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一系列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性。诗人通过对细节的关注,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情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与追忆,同时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找寻自我,思索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千年乔木"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钗落钩衣”暗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