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0:0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07:20
壶中天 其二 镜香亭
作者: 赵熙 〔清代〕
镜中花貌。尽红红白白,张家好好。
四面凉云风皱酒,心在玉壶天晓。
借竹为墙,呼山入郭,秋沁瑶华岛。
蜻蜓款款,游鱼唼唼芳草。
亭子宛似湖心,放翁诗境,坏砌苔痕饱。
七百馀年留一舸,多少闹红遗老。
南泊寻香,西湖饮渌,梦影三生少。
茫茫万事,知非我辈能了。
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景色和诗人的感慨。镜中花的姿态,有红有白,都是张家(即张家界)美好的景象。四周凉风轻拂,酒香袅袅,我的心却在那玉壶中的天边。借用竹子作墙,呼唤山水入园,秋天的气息沁入瑶华岛。蜻蜓轻轻飞舞,游鱼欢快地在芳草间游动。亭子宛如湖心的小岛,放翁的诗境,青苔的痕迹显得十分丰厚。七百多年前留下的一艘小船,多少曾经繁华的遗老。南边泊船找香,西湖品尝清酒,梦中的身影难以与三生三世相较。茫茫万事,我等凡人又怎能理解呢?
作者介绍:赵熙,清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情感细腻且富有哲理。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为题,表达个人情感与哲思。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中通过描写湖山之美,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壶中天 其二 镜香亭》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细腻地表达了内心的感受和人生的思考。开篇即以“镜中花貌”引出对美的探讨,接着用“凉云风皱酒”描绘出一种清新而愉悦的氛围。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竹墙、山水、秋色等元素交织,构成了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
诗人通过对蜻蜓和游鱼的细腻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中。亭子作为诗的中心,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安宁与寄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历史与时间的思考。诗中提及的“七百馀年留一舸”,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令人感慨世事如梦。
最后,诗人以“茫茫万事,知非我辈能了”收尾,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整个诗作在自然美与哲理思考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深邃与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出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理解,表现出一种哲理的思考和情感的深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深刻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镜中花”象征什么?
A. 真实的美
B. 虚幻的美
C. 自然的美
诗人用“蜻蜓款款”来描绘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自然的生机
C. 人生的无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人生的感慨
C.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种对比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维方式及其艺术风格的独特之处。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学习,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壶中天 其二 镜香亭》的艺术魅力与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