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将适天台,留别临安李主簿

《将适天台,留别临安李主簿》

时间: 2025-05-07 22:56:55

诗句

枳棘君尚栖,匏瓜吾岂系。

念离当夏首,漂泊指炎裔。

江海非堕游,田园失归计。

定山既早发,渔浦亦宵济。

泛泛随波澜,行行任舻枻。

故林日已远,群木坐成翳。

羽人在丹丘,吾亦从此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6:55

原文展示

将适天台,留别临安李主簿

枳棘君尚栖,匏瓜吾岂系。
念离当夏首,漂泊指炎裔。
江海非堕游,田园失归计。
定山既早发,渔浦亦宵济。
泛泛随波澜,行行任舻枻。
故林日已远,群木坐成翳。
羽人在丹丘,吾亦从此逝。

白话文翻译

今我将要去天台山,临别之际,特意向李主簿告别。
你依然栖息在枳棘树中,而我又怎能把瓜藤系住呢?
想到离别正值夏天的开始,漂泊在外,指向那炎热的地方。
江海并非没有游乐的地方,但田园却失去了归宿的计划。
我已在早晨时分出发,渔港也在夜晚中渡过。
随波逐流,任船桨划行。
故乡的树林已经遥远,树木相互遮荫。
羽人正居住在丹丘山,我也将从此离去。

注释

  • 枳棘:一种植物,象征艰苦的环境。
  • 匏瓜:指葫芦,寓意自由,无法拘束。
  • 念离:思念离别。
  • 炎裔:炎热的地方。
  • 江海:这里象征着远游。
  • 田园失归计:失去回归田园的计划与希望。
  • 定山:指定山,表明出发的地方。
  • 渔浦:指渔港,寓意归途。
  • 泛泛随波澜:随波逐流,表达无奈。
  • 羽人:指神仙,居住在山中,象征理想与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著名诗人,号浩然,生于湖北,擅长山水田园诗。其诗作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人文内涵。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孟浩然准备前往天台山之际,正值夏季,表露出他对故乡、朋友的依依不舍,以及对于未来漂泊生活的无奈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孟浩然对人生流转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细腻流露。通过对离别的描写,诗人将自己即将踏上的旅途与对故乡的眷恋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诗中“枳棘君尚栖,匏瓜吾岂系”一句,表现了他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自己无法停留的无奈。接下来的句子,诗人反思了人生的轨迹,江海虽美,却无归路,田园的失去让人感到深深的惆怅。

整首诗的意象层次分明,既有对大自然的细腻描写,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特别是最后两句“羽人在丹丘,吾亦从此逝”,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离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感到一丝惆怅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枳棘君尚栖:对友人的问候,表明朋友还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
  2. 匏瓜吾岂系:表达自己无法停留,无法束缚友人。
  3. 念离当夏首:在夏天的开始,充满了对离别的惋惜。
  4. 漂泊指炎裔:漂泊在外,向往炎热的地方。
  5. 江海非堕游:江海并非没有游乐,但却无法归家。
  6. 田园失归计:对田园的怀念,失去归宿的苦闷。
  7. 定山既早发:早晨出发,定山的方向。
  8. 渔浦亦宵济:夜晚的渔港,象征着归家的渴望。
  9. 泛泛随波澜:随波逐流,显得无奈与无助。
  10. 行行任舻枻:任船桨划行,象征放任的心态。
  11. 故林日已远:故乡的树林已远,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12. 群木坐成翳:树林的遮蔽,象征着无法回归的现实。
  13. 羽人在丹丘:羽人寓意理想与超脱的生活。
  14. 吾亦从此逝:自己也将离去,表露了无奈与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羽人”象征理想与超脱的生活。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多用自然景物如山水、树林等,构建出丰富的意境。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离别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朋友的关怀以及对未来旅途的无奈与哲思,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自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枳棘:象征艰苦与挣扎。
  2. 匏瓜:象征自由与无法束缚。
  3. 江海:象征远行与游乐。
  4. 田园:象征归宿与安宁。
  5. 羽人:象征理想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孟浩然
    • C.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羽人”象征什么?

    • A. 朋友
    • B. 理想与超脱
    • C. 自然
  3. “江海非堕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游玩的期待
    • B. 对归家的失落
    • C.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田园诗与王维的山水诗,两者都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但孟浩然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流露,而王维则倾向于哲理的深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对比研究》
  • 《孟浩然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寄题王俊卿看山堂 寄张季长 新秋以窗里人将老门前树欲秋为韵作小诗 初秋书感 晨起行园中 客意 贫居即事 自诒 夜寒起坐待旦 食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麥字旁的字 装理 县疣 恣凶稔恶 敬事不暇 收刀检卦 口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切向力 乛字旁的字 灶词 至死不二 贝字旁的字 包含氧的词语有哪些 贼头鼠脑 不顾一切 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