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3:53
《陪张丞相祠紫盖山,途经玉泉寺》
作者:孟浩然 〔唐代〕
望秩宣王命,斋心待漏行。
青衿列胄子,从事有参卿。
五马寻归路,双林指化城。
闻钟度门近,照胆玉泉清。
皂盖依松憩,缁徒拥锡迎。
天宫上兜率,沙界豁迷明。
欲就终焉志,恭闻智者名。
人随逝水没,波逐覆舟倾。
想像若在眼,周流空复情。
谢公还欲卧,谁与济苍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陪同张丞相前往紫盖山时,途经玉泉寺的所见所感。首先提到他期待宣王的命令,内心斋戒静待时间的推移。接着提到学士和官员们的汇聚,表现出一种严肃的氛围。五匹马寻找回家的路,双林指向化城,暗示着归途的明确。听到钟声,距离寺门不远,玉泉的水清澈如明镜。皂盖舟停靠在松树下,僧人们聚集在一起迎接。最后,诗人思考人生的意义,渴望接触智者的见解,感叹人如流水般消逝,心中充满思念与惆怅。谢公仍想安卧,谁能帮助苍生?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740),字浩然,号孟溪,襄阳人,唐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特擅长抒发游子思乡之情。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诗人陪同张丞相游览紫盖山时,途径玉泉寺。此时正值政治动荡与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诗人通过游历表达了对人生、理想和道德的思考。
此诗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展现了孟浩然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篇以“望秩宣王命”引入,展示出作者对官场与权力的思索。诗中描绘了青衿与胄子的聚集,暗示了知识与权力的交织。接着,通过对归途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旅途。钟声的响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宁静,玉泉的清澈则反映了诗人心境的纯净。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宇宙与人生的哲学思考,提到“欲就终焉志”,表达了追求智慧与理想的愿望。最后的“谢公还欲卧”更是引发对历史与责任的反思,寓意深远。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灵活多变,情感真挚,呈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人生的追求、对理想的向往和对社会责任的思考展开,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衿”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玉泉”的描绘主要体现了什么情感?
“人随逝水没,波逐覆舟倾”这句诗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