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3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7:51
《洞仙歌 题朱草衣白门偕隐图》
作者:吴敬梓
山围故国,正桃源红绽。
恰向幽人画图看。
羡双仙一种游戏情怀,
多少事,付与空江断岸。
被纨斟美酒,琴韵箫声,
眉宇何须露精悍。
燕子语呢喃抱瓮而归,
鸟衣巷夕阳零乱。
我亦有閒庭两三间,
在篴步青溪版桥西畔。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被山环绕的故乡,正如桃花源般的美丽。此时,我正对着幽静的人物画像发呆,羡慕双仙那种无忧无虑的游戏情怀。那些纷繁的事情,都随着空江的断岸而消散了。被华美的酒杯斟满美酒,琴声和箫声飘荡在耳边,何必在眉宇间流露出锋芒?燕子在呢喃着,抱着瓮儿归来,鸟儿在夕阳下轻盈飞舞。我也有一处闲适的庭院,位于青溪边的桥西。
吴敬梓(1701年-1754年),字敏轩,号慎斋,江苏扬州人。清代著名小说家、诗人,以《儒林外史》而闻名,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讽刺意味。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官场腐败的时期。作者通过描绘理想的隐逸生活,表达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和向往。
《洞仙歌 题朱草衣白门偕隐图》通过清新的自然意象和悠然自得的生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繁杂的厌倦。诗中“山围故国,正桃源红绽”展现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水画面,象征着理想的生活境界。诗人羡慕双仙的无忧无虑,反映出一种对自由与宁静的渴望,而“多少事,付与空江断岸”则表现了对世事的淡然与超脱。
接下来的部分,诗人通过描写美酒、琴声、箫声的细节,进一步渲染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氛围。最后几句提到燕子归来和鸟儿飞舞,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更加衬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是对隐逸生活的美好描绘,体现了吴敬梓的诗歌特质,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自由的追求,反映了对世俗繁杂的逃避。
诗中提到的“桃源”指的是哪个文学作品?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眉宇何须露精悍”意在说明什么?
答案:1.B 2.B 3.A
《桃花源记》与《洞仙歌》两者都描绘了理想的隐逸生活,但《桃花源记》更多强调的是对世外桃源的描述,而《洞仙歌》则通过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以上是对《洞仙歌 题朱草衣白门偕隐图》的全面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