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3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0:47
锁苍烟一丛凉翠,夕阳叶底红闪。
虬枝耸作拿云势,望里浓阴如幔。
闲展卷。听仙籁泠泠似和书声缓。
云根坐暖。早枫冷烧霞,林疏罩雾,暝色起天半。
披图认恰是翠微西畔。
当时此景游倦。
十年雁影分南北,知否花愁月怨。
离思远。剩三径苔痕软衬松花满。
流光电转。盼绿野堂开,青云路稳,衣锦遂初愿。
在夕阳的映照下,浓密的烟雾与凉爽的绿色交织,树叶间闪烁着红光。
盘根错节的树枝高耸入云,远望去,浓厚的阴影像幔帐一样。
悠闲地展开书卷,听那似乎是仙界传来的清脆音乐,犹如书声般缓慢。
坐在云根下,感觉温暖,早秋的枫叶已经开始燃烧成霞光,稀疏的树林笼罩在薄雾中,傍晚的色彩在天空中渐渐升起。
打开画卷,认出正是翠微山的西边。
当时游玩此景已然厌倦。
十年的雁影已分南北,是否知道那花愁月怨的情思?
思念遥远,只剩下青苔覆盖的小径,柔软的苔痕衬托着满地的松花。
光阴如电般流转,期待在绿野中开堂,平稳地走上青云之路,实现最初的愿望。
袁绶(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有一定的文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本诗创作于袁绶游历山水、感悟人生之际,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
《买陂塘 题小村仲弟松阴把卷图》是袁绶的一首颇具意境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映衬出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和人生感悟。开篇描绘了夕阳下的静谧景象,表现出一种深邃的宁静与清凉,树木的苍翠和夕阳的红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在描写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虬枝耸作拿云势”这样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树木的挺拔姿态,同时也隐喻了诗人自己渴望追求高远理想的情怀。接着,诗人通过“闲展卷”转入自我反思,听着清幽的仙乐,似乎在书卷中找到了某种归属感。
随着诗意的深入,袁绶回忆起曾经的游历,“十年雁影分南北”一句,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含了对过往的感慨与思念。离愁别绪在“知否花愁月怨”中得以体现,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最后,诗人展望未来,期待“绿野堂开,青云路稳”,充满了对理想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与深刻哲理的结合中,展现出袁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人文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感受,传达出人生的无常与思考,最终希望在自然与理想中找到一条通向美好未来的道路。
诗中“夕阳叶底红闪”是指什么?
“十年雁影分南北”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诗中的“云根”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