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江月 其四 听客话都门事

《西江月 其四 听客话都门事》

时间: 2025-07-27 22:00:48

诗句

和议成时朝市,劫灰冷后楼台。

九门龙尾筑金椎。

直御飙轮入内。

白鼠黄獐竞进,饿麟饥凤谁悲。

秋风几见客思归。

江左鲈鱼不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00:48

原文展示:

《西江月 其四 听客话都门事》
作者: 樊增祥 〔清代〕

和议成时朝市,劫灰冷后楼台。
九门龙尾筑金椎,直御飙轮入内。
白鼠黄獐竞进,饿麟饥凤谁悲。
秋风几见客思归,江左鲈鱼不贵。

白话文翻译:

当和议达成时,朝市一片繁华;经历劫灰冷落之后,楼台显得冷清。
九门的龙尾筑起金色的椎,直入内廷如同乘着飙风的车轮。
白鼠和黄獐争相进入朝市,饥饿的麒麟和凤求凰又有谁在哀伤?
秋风送来几多思乡之情,江边的鲈鱼如今已不再珍贵。

注释:

  • 和议:指和谈或和平协议。
  • 劫灰:指经历了劫难后的灰烬,象征战乱后留下的痕迹。
  • 九门:指都城的门,通常指北京城的九个主要城门。
  • 龙尾:比喻城池的形状或雄伟的建筑。
  • 金椎:指金色的柱子或标志,象征权力和地位。
  • 白鼠、黄獐:象征朝中争宠之人。
  • 饿麟、饥凤:象征饥饿的贵族或名人,暗示社会的悲惨现状。
  • 江左鲈鱼:指长江南岸的鲈鱼,象征普通的生活和人们的思乡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生于康熙年间,因其诗文清新脱俗,立意深远而著称。其作品多描绘社会时事与人情世态,反映了他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与独特视角。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社会矛盾突出。诗人在此背景下,试图通过描绘都市生活与政治局势,表达对时事的关注与对人情的思索。

诗歌鉴赏:

《西江月 其四 听客话都门事》是一首颇具时代感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深刻观察。诗中通过“和议成时朝市”的描写,揭示了和平与繁荣的表象,然而“劫灰冷后楼台”又让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沉重与无奈。诗人在对比中引入了“九门龙尾筑金椎”的意象,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巅峰,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外表下,依旧掩盖不住“白鼠黄獐竞进”的争宠现象。

诗中提到的“饿麟饥凤”,则透视了政治中心的虚伪与悲剧,贵族阶层的饥饿与无奈,使得整个社会充满了矛盾与冲突。而“秋风几见客思归”一句,更是将思乡之情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惆怅与无奈,尤其是“江左鲈鱼不贵”,更是对普遍民生困苦的隐喻。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与情感表达,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社会的复杂,具有很强的历史感与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和议成时朝市:当和谈达成之际,市集繁荣热闹。
  2. 劫灰冷后楼台:经历过灾难与战乱后的建筑显得冷清。
  3. 九门龙尾筑金椎:九个城门象征着都城的雄伟与繁华。
  4. 直御飙轮入内:像风一样快速地进入宫廷。
  5. 白鼠黄獐竞进:象征争取权力与地位的官员。
  6. 饿麟饥凤谁悲:饥饿的贵族又有谁为他们的悲惨命运感到悲伤?
  7. 秋风几见客思归:秋风送来思乡之情,渴望归乡的感受愈加浓烈。
  8. 江左鲈鱼不贵:长江南岸的鲈鱼如今已经不再珍贵,象征着民众的困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白鼠黄獐”比喻官员争宠,形象生动。
  • 对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韵律美。
  • 象征:鲈鱼象征着民生的困苦与社会的冷漠。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和谈后的繁华与战后的荒凉,揭示了社会的矛盾与人性的复杂,表现了对和平时代下民众困境的关切与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朝市:象征繁荣与和平。
  • 楼台:象征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 龙尾:象征权力与雄伟的建筑。
  • 白鼠黄獐:象征争名逐利的官员。
  • 饿麟饥凤:象征政治中心的无奈与凄凉。
  • 秋风:象征离愁别绪与思乡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和议成时朝市”中“和议”指的是什么?

    • A. 战争
    • B. 和平协议
    • C. 市场经济
    • D. 国家法令
  2. 诗中提到的“白鼠黄獐”主要象征什么?

    • A. 普通百姓
    • B. 争宠的官员
    • C. 战争中的士兵
    • D. 贫困的农民
  3. 诗中“江左鲈鱼不贵”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 A. 鱼类资源的枯竭
    • B. 普通民众生活的困苦
    • C. 餐饮文化的繁荣
    • D. 商业经济的发展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西江月》系列其他作品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与樊增祥的《西江月》都反映了对社会状况的思考,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情壮志,而樊增祥则更显沉重与思索,体现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诗人心态。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樊增祥传》

相关查询

二灵寺守岁 叹葵花 游清溪兰若(兼隐者旧居) 敬报孙常州二首 赴抚州对酬崔法曹夜雨滴空阶五首 送柳道时余北还(一作送观察李判官巡郴州) 登楼望月寄凤翔李少尹 宿天竺寺晓发罗源 宿灵岩寺 别友人(一作汝南逢董校书,又作别董校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革字旁的字 昆吾 建之底的字 伪冒 亠字旁的字 潭井 高情远致 扫地以尽 包含萝的词语有哪些 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殚精毕力 逃墨 俊杰廉悍 釒字旁的字 破瓜之年 四字头的字 铜墙铁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