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铜鱼使赴都寄亲友

《铜鱼使赴都寄亲友》

时间: 2025-05-05 20:56:38

诗句

行尽关山万里馀,到时闾井是荒墟。

附庸唯有铜鱼使,此后无因寄远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56:38

原文展示:

铜鱼使赴都寄亲友
作者: 柳宗元 〔唐代〕

行尽关山万里馀,到时闾井是荒墟。附庸唯有铜鱼使,此后无因寄远书。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的意思是:我走过了千山万水,到了你们那里,却发现家乡已经变成了荒凉的废墟。唯一的依靠是铜鱼传递消息,但今后再也没有理由寄送远方的书信了。

注释:

  • 关山:指山和关隘,象征着艰难的旅途。
  • 闾井:指村庄和水井,表现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 铜鱼使:古代一种用铜制成的信使,象征着书信的传递工具。
  • 附庸:这里可以理解为依靠或依赖。

典故解析:

铜鱼使在古代是指一种信使,具有传递消息的功能。通常用来寄托对亲友的思念和关心。在唐代,诗人因政治原因被贬,常常借助信使传递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因参与政治改革而遭贬谪,后主要在边远地区生活。他以散文和诗歌著称,作品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柳宗元被贬期间,他身处异乡,心系故土,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和对故乡变迁的感伤。

诗歌鉴赏:

《铜鱼使赴都寄亲友》通过对旅途和故乡的描绘,折射出深沉的乡愁和对亲友的思念。开篇“行尽关山万里余”,极具画面感,展现了诗人经历的艰辛旅程;而“到时闾井是荒墟”则突显了故乡的变化,给人一种无奈和哀伤的感觉。诗中提到的“铜鱼使”,象征着他与亲友之间的唯一联系,暗示着他对无法再寄信的无奈与失落。整首诗情感真挚,蕴含着对家乡的眷恋与对亲友的深情,表现了人在离乡背井时的孤独感与无助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行尽关山万里余:走过重重山关,已经走了万里,表达了旅途的艰辛。
  • 到时闾井是荒墟:到达时,故乡的村庄和水井已成荒废之地,表现对故乡的失落感。
  • 附庸唯有铜鱼使:唯一能依靠的就是铜鱼信使,象征着与亲友的联系。
  • 此后无因寄远书:从此再也没有理由寄信给远方的朋友,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孤独。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铜鱼使象征书信,承载着思念与联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亲友的思念,感情基调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无望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关山:象征艰难险阻,隐喻人生的坎坷。
  • 荒墟:代表失去的故乡,表达作者的失落和悲伤。
  • 铜鱼使:象征沟通与联系,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题目:诗中提到的“铜鱼使”象征什么?

    • a) 交通工具
    • b) 信使
    • c) 食物
  2. 题目: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

    • a) 无所谓
    • b) 失落和思念
    • c) 欢喜和期待
  3. 题目:诗中“行尽关山万里余”表达了什么?

    • a) 旅途的愉悦
    • b) 旅途的艰辛
    • c)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b) 信使
  2. b) 失落和思念
  3. b) 旅途的艰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孟郊的《游子吟》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和《铜鱼使赴都寄亲友》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壮丽的景色与人生的哲理,而后者则是对亲情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柳宗元集》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永叔琅琊山六咏其五石屏路 梨花忆 和端式上人十咏其八秋原菊 依韵答景彝谢予访其居 出省有日书事和永叔 欲雪复晴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九台笠 送王道粹郎中知华州 裴直讲得润州通判周仲章咸豉遗一小缾 秋日属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信面 亏结尾的成语 爪字旁的字 雨子 诈击 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絧屦 耳字旁的字 直言不讳 邀功求赏 涎言涎语 负薪救火 田浍 动天地,泣鬼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