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7:22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之第六:
苞枿矣,惟恨之蟠。
弥巴蔽荆,负南极以安。
曰我旧梁氏,缉绥艰难。
江汉之阻,都邑固以完。
圣人作,神武用。
有臣勇智,奋不以众。
投迹死地,谋猷纵。
化敌为家,虑则中。
浩浩海裔,不威而同。
系缧降王。定厥功。
澶漫万里,宣唐风。
蛮夷九译,咸来从。
凯旋金奏,象形容。
震赫万国,罔不龚。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时梁氏家族的追忆与怀念,感叹国家的艰难与成就。诗中提到南方的阻碍和江汉的分隔,强调了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依赖于智慧与勇气。诗人在表达对抗外敌、团结国人的愿望,体现了对强盛王朝的向往。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生于公元773年,卒于819年。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深邃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他在政治上曾任职于地方官员,倡导政治改革,后因得罪权贵而被贬。
本诗创作于柳宗元被贬期间,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历史的思考。诗中蕴含对古代梁氏的追忆与对国家现状的忧虑,表现出他对团结与强盛的渴望。
这首诗题材广泛,涉及历史、地理与哲学等多个层面,柳宗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思考与忧虑。诗中开头提到的“苞枿”,象征着繁荣,而“惟恨之蟠”则暗示了复杂的局势与内心的无奈。接着提到的“弥巴蔽荆”与“负南极以安”则通过地理的描绘,反映了国家安全的脆弱和依赖。
从诗的中段来看,柳宗元强调了智慧与勇气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面对外敌时的团结与合作。他通过“化敌为家”的理念,展现了高明的政治智慧与处世哲学,表现出一种包容与和谐的精神。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忧虑转向希望,最终以“震赫万国,罔不龚”作为结尾,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体现了柳宗元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积极态度。
整首诗强调团结与智慧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历史的反思,体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感与政治责任感。
诗中提到的“化敌为家”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A. 对外战争
B. 和平共处
C. 君主专制
柳宗元在这首诗中提到的“江汉之阻”指的是什么?
A. 山川阻隔
B. 地理隔阂
C. 人心隔阂
诗中“震赫万国”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豪与骄傲
B. 忧虑与恐惧
C. 平静与安宁
与其他唐诗相比,柳宗元的作品更加注重哲理思考与社会责任,常常在自然意象中融入深刻的情感与思考,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与豪放的个性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