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1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19:29
秋来池馆清,夜闻宫漏声。
迢递玉山迥,泛滟银河倾。
琴上松风至,窗里竹烟生。
多君不家食,孰云事岩耕。
秋天来临,池塘和馆舍显得清幽宁静,夜晚能听到宫中的漏水声。远处的玉山高耸,银河在天际倾泻而下。琴声伴随着松风拂来,窗内弥漫着竹子的烟雾。许多朋友不在家中吃饭,谁又说过这事与耕作山岩无关呢?
耿湋(约公元742年-约808年),唐代诗人,字子云,号天池居士,生于今陕西省。耿湋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体现出道教的洒脱与人生哲理。
本诗写于作者隐居的秋季,环境清幽,内心宁静。诗中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
《安邑王校书居》是一首富有秋意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开篇“秋来池馆清”,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秋季场景,水面清澈,环境幽静,给人一种安宁的感受。而“夜闻宫漏声”则引出了一种孤寂的氛围,宫中的滴水声在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唤起了人的思绪。
接下来的“迢递玉山迥,泛滟银河倾”,描绘了远方的美景,突出了一种超然的境界。玉山高耸,银河倾泻,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自然画卷,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向往。此时,诗人似乎在思考着人生的哲理,眼前的美景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琴上松风至,窗里竹烟生”,展现了诗人优雅的生活情调,松风轻拂,竹烟袅袅,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然而,最后两句“多君不家食,孰云事岩耕”则带来了情感的转折,诗人思念朋友,却又感叹独处的孤独,表现出对友谊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思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深刻的情感表达与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与对自然的热爱,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同时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中提到的“宫漏声”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热闹
B. 孤独
C. 快乐
D. 忧伤
“迢递玉山迥”中的“迢递”是什么意思?
A. 近距离
B. 遥远
C. 平坦
D. 陡峭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生活的繁忙
B. 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思考
C.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D. 对权力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