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1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2:18
原文展示:
廛居倦喧卑,区中憎狭隘。游目宇宙间,山河真砺带。一啸万林端,呼风作天籁。
白话文翻译:
居住在喧嚣的城市中感到厌倦,对狭小的空间感到憎恶。放眼望向广阔的宇宙,山河如同磨砺的带子。一声长啸响彻万林之巅,呼唤风声成为自然的天籁。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生卒年不详),字公垂,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丙子岁(可能是宋代的一个年份)三月十二日游嵩山时所作,表达了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产生于作者游历嵩山时的所感所想。嵩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以其雄伟的山势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作者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了自然的壮丽和宇宙的广阔,从而产生了对城市狭隘生活的反思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城市生活的喧嚣与狭隘和自然界的广阔与壮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城市生活的厌倦。诗中“游目宇宙间,山河真砺带”一句,以宇宙为背景,将山河比作磨砺的带子,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壮丽。而“一啸万林端,呼风作天籁”则通过声音的描绘,增强了自然界的生动感和作者内心的情感表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城市生活的厌倦。通过对比城市与自然的不同,作者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廛居倦喧卑”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不满? A. 自然环境 B. 城市生活 C. 社会环境 D. 政治环境
“山河真砺带”中的“砺带”比喻了什么? A. 山河的形状 B. 山河的壮丽 C. 山河的流动 D. 山河的静止
“呼风作天籁”中的“天籁”指的是什么? A. 人造音乐 B. 自然声音 C. 动物叫声 D. 机器声音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